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宿迁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系统思维,以片区化布局为骨架,以资源禀赋为根基,在生态与产业、乡土与城市的融合中,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迈出了乡村振兴的坚实脚步。
走进宿城区蔡集镇牛角社区,一排排两层小楼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从 "泥路脏塘、产业空白" 到年接待游客超 80万人次、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里只用了短短几年。牛角社区位于黄河故道旁,地理位置加上资金不足等原因,让这里长期处于发展洼地。2020年,当地明确了牛角社区 "农业+公园"的和美乡村发展定位,并纳入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国家农业公园等全域规划。通过政府主导、国企参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筹措资金实施水环境修复。
“我们坚持不搞大拆大建,不做表面文章,不超出地方财力,不违背群众意愿,不突破政策底线的‘五个不’原则。因村施策,坚持微改造、精提升,让群众看得到变化,留得住乡愁。”宿城区委副书记谭永恒说。
"五个不"原则获得到了村民的普遍支持,在政府主导下,牛角社区与附近的田洼村合并为 "牛角片区",实现了12平方公里内的资源统筹,摆脱了过去"碎片化治理"的困境。同时,在村里见缝插针建公园,一户一策改农房。面貌焕然一新的牛角社区还利用近郊区位优势,建成了110万平方米设施农业和高标准农田,打造城市的"菜篮子",并大力发展果蔬采摘、田园研学、休闲度假等新业态项目。如今,这个不到5000居民的苏北小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28万元,较和美乡村建设前增长82.5%。
“农房改造以后,环境优美,体育生活设施都很健全,对我们老百姓来讲,感觉很幸福。”宿城区蔡集镇牛角社区居民蔡万民说。
“下一步我们重点围绕宠物经济来发展,带动我们的乡村振兴发展。”宿城区蔡集镇牛角社区党委书记吴沅锴说。
农旅融合的和美乡村发展模式,不仅丰富了田园经济业态,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吸引了一大批青年返乡就业创业。
“我在外地做生姜产业已有16年,今年我们回来只是小试了一下,大概种了100亩。这边政策配套,给我们提供的服务,都让我们觉得特别满意。”返乡创业"新农人"王志成说。
目前,全市已创成省级和美乡村150个,特色田园乡村58个,宿城区黄河故道北部国家农业公园片区、泗阳县黄河故道南部生态富民片区等4个片区纳入首批省级和美乡村片区。2024年,宿迁全年接待游客4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0亿元。今年,我市还将培育和美乡村90个,进一步擦亮江苏生态大公园的底色。
“我们宿迁,将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继续集成农业农村、资规、水利、交通、生态环境等部门力量,集成高标准农田、四好农村路、山水工程、生态河道等项目资源,进一步实现‘房路水林田产景’一体化提升。”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沛说。
记者:孙安 姜东汶 谢卫
编辑:张亚南
审核:潘磊 张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