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在我市各地,做漆扇、编艾草、包粽子等活动纷纷举办,既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洋溢着浓浓的端午节日氛围。
在市博物馆一楼展厅,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与非遗漆扇和扎染体验活动。在专业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下,孩子们亲自动手,一步步完成了漆扇与扎染的制作。经过一番努力,原本空白素净的扇面和布料上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图案。
之前做过扎染,没做过这个扇子,漆扇扇风很凉快。
这个扇子,我用了橙色和黄色,还有红色,慢慢旋转放进去,拿出来就是这个样子了。我感觉这里的活动很有意思,很有趣。
漆扇和扎染都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起源于秦汉时期,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漆扇在古代主要是王公贵族的仪仗,象征着身份和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漆扇也慢慢融入了民间,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青少年走进非遗,了解非遗,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门上倒挂艾草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今天上午,一些家长陪伴着孩子参与了制作艾草花束的民俗活动。在市博物馆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已经提前准备好艾草、绳子、剪刀等制作材料,亲子们围坐在一起,仔细地剪下艾草,将其巧妙地搭配在一起,再绑上绳子,制成一束束精美的艾草花束。
学到了做艾草花束,艾草可以驱蚊,还可以把妖魔鬼怪赶跑,它应该挂在门上。
希望孩子从小就能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她的爱国意识。
今天上午,泗阳县众兴街道相文社区组织辖区居民开展迎端午系列活动。画龙舟、画粽子、做香囊、绘团扇……孩子和家长们在社区志愿者的指导下掌握了调色和手工的技能,大家拿起画笔动手起来,一幅幅生动的端午画面,一个个精巧的手工艺品在孩子们的手中诞生,现场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我非常开心,在做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上午,在宿豫区顺河街道顺兴河社区,居民们纷纷拿出自己的手艺,参与到社区举办的包粽子比赛中。活动现场,香气四溢,热闹非凡。参赛者们身着统一的围裙,手法娴熟地折叠粽叶、填充糯米和馅料。
社区居民 马敬
可以带孩子一块参加动手活动,也挺好的,因为平常也没有机会带孩子参与。
只见粽叶在选手们手中翻飞,不一会儿,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粽子便呈现在了大家面前。今年上初三的石梦蕊,3分钟包出7个粽子,夺得了第一名。
冠军 石梦蕊
这次参加比赛,既获得了小礼品,而且还获得了鼓励,很好玩,很喜欢。能感受到端午节传统文化。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了前三名优胜者,他们分别获得了由社区精心准备的洗漱大礼包作为奖品。比赛结束后,社区还为所有参与者准备了精美的粽子造型香囊和五彩绳小礼品。
宿豫区顺河街道顺兴河社区党委副书记 殷利
通过今天的活动,也是拉近了我们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辖区的居民,感受一下端午的浓厚氛围,让他们回忆起当初包粽子的记忆。
除了参加各色端午活动,还有一些市民选择到图书馆、书店中度过假期,享受知识带来的宁静与愉悦。
在这些地方阅读能让我们更静下心来,更容易理解书本内容,今天我在新华书店阅读了一些科幻作品和一些文学类作品。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魏平 泗阳融媒 管洪伟
融媒体编辑:高雅 王淼
审核:解秀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