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见“镇”当时 | 泗洪石集:“稻”路生金 文旅赋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泗洪县石集乡紧扣文旅型乡镇发展定位,以稻米产业为核心,全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一粒米”向“一条链”转型升级,成功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稻”路。

 

 

走进泗洪县石集乡,稻田连片、稻浪翻滚,空气中满是清甜稻香。如今,这份“稻香”早已跳出田间,飘向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江苏苏北粮油有限公司的胚芽米生产车间,一粒粒稻谷经过精细加工,蜕变为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胚芽米,销往全国各地。

 

 

“这片优质的土壤和充足的水分,孕育出了我们泗洪优质的大米。胚芽米的项目产量一年大概在500万吨左右,销售量也是逐年在递增。我们现在已经和石集乡达成了合作,我们计划在今年底投入在5亿元左右,投入米糠二酯油和米胚乳奶两个加工项目,全面加快稻米产业链的发展。”江苏苏北粮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胚芽米项目负责人)翁德说。

 

 

依托“一河碧水”的生态优势与“稻甲天下”的产业底蕴,石集乡成立稻米全产业联合党委,将“组织链”嵌入“产业链”:上游提供优质种源与技术指导,推动稻米从“原粮”升级为“精品”;中游联动仓储物流与金融平台,建设原粮恒温库、现代化生产线;下游结合泗洪县稻米文化馆、张洪程院士基地,打造稻米小镇深加工项目,让“一粒米”的价值不断倍增。

 

 

产业筑基,文旅赋能。立足文旅型乡镇定位,石集乡还精心打造“稻乡棋韵”文旅品牌。其中,柳山湖景区依托矿坑地貌,以“一碗米食”打造3A级景区;泗洪县稻米文化馆作为江苏省单体最大稻米文化展览馆,同样跻身国家3A级旅游景区行列;柳山市集更集合文创市集、十二工坊、乡村象棋文化馆等,构建“文化展示+生态体验+休闲消费”的模式。2023年至今,石集乡累计接待游客超16万人次,带动本地农产品生产商年均增收超15万元。

 

 

“我们2023年建设了一个柳山湖露营基地、网红集装箱,包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草坪婚礼、民宿和旁边的游乐场,都是我们在整体规划范围内的。依托石集乡稻米文化和当地的水产品大闸蟹,我们会引进高端的直播团队过来做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节假日全部已经对外租赁出去了。”泗洪柳山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笑说。

 

 

“我是从浙江义乌过来的,这个季节我们来到泗洪卖大闸蟹。这边环境比较好,四周的绿化也很好,房间入住什么也很舒适。”义乌电商直播团队负责人赵博文说。

 

 

产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为石集乡注入了蓬勃生机。近年来,当地成功举办全国性象棋赛事、"稻乡村跑"等特色活动,邀请文学大家开坛授课,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目前,全乡已形成"2个3A级景区+1个复合型市集"的文旅发展格局,带动300余人就地就业,吸引24家市场主体入驻发展,每年新增集体经营性收入500万元,净收益100万元。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亿元,同比增长7%;人均可支配收入14736元,增长7.15%,实现了产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良性循环。

 

 

“我们将聚焦‘稻乡棋韵、共富石集’这一目标,围绕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品牌打造,全力推动农文体旅融合发展,让石集这方热土好田好种育好米、好山好水孕好景,成为‘本地人引以为傲、外地人羡慕向往’的地方。”泗洪县石集乡党委书记史明利说。

 
 

记者:曹钰蓉 陈诚 骆伯玮

编辑:张亚南

审核:魏欢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