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树牢“三种思维”推动支农支小再贷款提质增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决策部署,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理念方法,树牢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通过优化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体系,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等举措,有力推动了支农支小再贷款业务提质增效。截至5月末,全市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124.7亿元,1-5月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43.2亿元,带动支持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超19万户,相关工作受到省分行肯定并连续3年在全省货币政策工作会议上交流推广。

树牢系统思维,构建多层次协同推进机制

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建立货币信贷、金融稳定、调查统计等7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年内3次召开再贷款审贷委员会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再贷款重大政策问题,引导法人机构持续加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效果。截至5月末,法人机构涉农贷款占各项贷款70%,居全省第一。

该行建立银企对接机制。组织“宿创积分贷”等银企对接会,建立重点绿色、科技、外贸企业名录库,及时监测“苏碳融”“苏创融”等政银产品落地情况和实施效果。1-5月,法人机构通过“苏碳融”“苏创融”累计支持重点绿色和科技企业221户,金额10.7亿元。

该行建立区域联动机制。积极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沟通配合,推进重点领域企业名录建设并“贴标”,引导法人机构将央行资金运用与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结合,努力放大再贷款政策效果。目前,已出台“宿数贷”“市企贷”贴息、普惠金融风险补偿基金等政策。今年以来,推动法人机构借助各类政策激励措施,投放低成本贷款近21.6亿元,惠及各类主体8242户。

树牢创新思维,构建全方位政策支持体系

创新政策激励机制。建立再贷款使用“三个优先”工作机制,即信贷规模优先安排,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等多种考核评估优先倾斜,再贷款办理期限和质押条件优先放宽。2025年1季度,全市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27.9亿元,带动法人机构发放涉农和小微贷款515.2亿元。

创新产品服务模式。单列47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专用额度,指导法人机构推出“再贷款+花木贷”“再贷款+科创贷”等12大特色产品,并实施“随借随还”“无还本续贷”等灵活信贷政策,有效满足不同类型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截至5月末,已运用“再贷款+”特色产品撬动发放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贷款100.3亿元,支持4.2万户市场主体创业就业。

创新业务办理流程。对照业务变化,打造“线上贷前预审+线下集中发放”的再贷款办理模式,提高县域机构业务办理信息化程度,让县域机构业务办理“最多跑一次”,最多只进一次门。2025年,县域机构质押类再贷款办理时间缩短至1个工作日。

树牢底线思维,构建全流程风险控制模式

完善制度保障。制定《宿迁市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规程(试行)》,调整再贷款审贷委员会工作制度,适时开展再贷款业务培训,明确业务流程、操作规范和工作要求。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制度始终适应业务发展需要,提高支农支小再贷款投放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强化合规管理。切实履行好再贷款管理的主体责任,做好审批、发放、收回、管理、监测、评估等工作,定期开展业务核查,确保发放精准合规,坚决防范政策执行中的道德风险和金融风险。自4月1日起,辖内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为4级及以上的法人机构再贷款发放已实现笔笔质押。5月末,宿迁再贷款质押率较年初提高12个百分点。

加强监测评估。适应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新模式,注重了解法人机构日常经营管理和政策执行情况,掌握机构经营的稳健性、信贷投放重点和变化、再贷款政策效果,维护支农支小再贷款债权安全。1-5月,辖内支农支小再贷款全部满足涉农小微企业和农户经营性的资金需求,90%以上投向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