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继超:躬耕沃野践初心 振兴路上显担当

"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村里的发展,一刻也不能耽误。" 这是市湖滨新区皂河镇八井村党支部书记戴继超常挂在嘴边的话。自 2021 年经党员大会选举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戴继超始终以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领八井村先后获评 "省级绿美乡村"" 全国文明村 " 等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7 月 14 日清晨,八井村 "爱心早餐点" 里已飘出阵阵饭香。80 岁的王大爷拿着村党支部发放的 "爱心早餐券",乐呵呵地坐下享用热腾腾的早餐。他告诉记者:"一张券,可以换一碗热豆腐脑,也可以吃一根油条!" 而这样的温暖场景,源于戴继超推动设立的民生服务项目。

 

 

       2024 年,在他的推动下,村党支部设立 "爱心早餐点",为 80 岁以上老人和特困供养人员发放早餐券,让他们可以到店内免费享用早餐,既暖胃又暖心。

 

 

老人王松:

 

我感到很自足,很满意。

 

 

       这份温暖,从舌尖一直延伸到脚下。为汇聚更多资源推动村居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感,近年来,戴继超多方奔走争取上级支持,带领村 "两委" 班子全面推进民生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八井村已铺设硬化道路 6300 米、安装路灯 193 盏、修建农田路 3600 米、排灌渠 4800 米、泵站 3 座,平整土地 350 亩。从一碗暖心早餐到一条平坦村道,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不仅改善了村民生活,更彰显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在八井村的田野里,戴继超蹲在新改造的水田边,仔细查看着水稻的长势。往年这里还是种玉米的旱地,如今映入眼帘的是连片水田。这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正是他带领党员干部和村民实施 "小田变大田" 和 "旱改水" 工程的初步成果。

 

 

       去年四月,湖滨新区选取八井村开展 "小田变大田" 改革试点 —— 在农户原有承包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所有田块打乱重新分配。面对农户对土地收益保障的担忧,戴继超第一时间组织成立党员攻坚小组,通过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公示租金保障条款,带头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平稳流转土地 400 余亩。

 

 

皂河镇八井村党支部书记戴继超:

 

“群众愿意种地的,我们给他多块地调成了一块。不愿意继续种地的,我们给群众承包费用。今年我们启动旱田改水田工作,几百亩旱田地多年来由于土地高洼不平。收益不可保障。实现能种上了水稻,稻麦轮作,每亩土地可增加收益四、五百元。

 

 

       环境整治同样是戴继超挂在心上的事。"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要形成长效机制。"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 将每周周一定为 "美化村庄环境志愿服务日",带领党员干部和村民志愿者集中清理村居环境;通过建立 "门前三包" 责任制度,为农户村民购置 68 把扫帚并明确使用规范,形成 "干部带头扫、群众跟着扫" 的常态化治理模式。

 

       在这样的努力下,八井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洁的道路、整齐的菜园、盛开的鲜花,处处皆是亮丽风景线。

 

 

居民张格付:

 

我们生活在这个地方,环境好,很幸福,很满意。

 

 

 

       从田间地头到村头巷尾,从民生小事到发展大计,戴继超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在他的带领下,八井村实现了从 "环境美" 到 "产业兴"、从 "生活富" 到 "精神足" 的华丽蜕变。如今的八井村,连片水田孕育着丰收希望,整洁村道展现着文明新风,群众钱袋子鼓起来、好日子美起来的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皂河镇八井村党支部书记戴继超:

 

今年来,八井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奋力拼搏,在上级领导支持下,今年七一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我们通过公共空间治理,推进小田变大田、旱田改水田,集体经济收入大幅提高,今年可突破 100 万元。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务实苦干,逐步实现强村富民。

 

记者:卜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