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泗阳县众兴街道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一对双胞胎姐妹姜子悦、姜子涵
今年分别以628分和568分的高考成绩
成功被华中科技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录取
她们身后
是一个困境家庭用爱与坚持
写就的“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
回忆起收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刻,姐姐姜子悦依然激动。华中科技大学是她心目中的理想高校,尽管老师曾提醒,她的高考分数有点悬,但她仍坚定地把华科填为第一志愿。妹妹姜子涵则实现了自幼的教师梦,被山东师范大学录取。
一开始是她的录取结果先出来了。我知道她一直想当老师,所以特别为她开心,她算是得偿所愿了。一开始我也替她担心,但说实话,我知道她的能力一定能行。后来得知她真的被录取,我特别开心,打心底里为她高兴。
学习上,姐妹俩既是彼此的战友,也是对方的“外挂”。她们在不同班级,却经常交换资料、分享学习方法,互相督促、共同进步。这对18岁的双胞胎,成长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亲姜晓辉在工厂上班,每月仅有三四千元的工资收入。母亲王桂因身体原因多年在家照顾三姐弟,全家仅靠父亲一份收入维持生活。
知道高考成绩和录取院校后,我们就开始打暑假工了。主要是想给父母分担一点压力,马上要上大学,学费不算低,还有生活费要支出。而且弟弟马上要上小学,如果我们自己能赚钱,多少能补贴点家用。
姐妹俩的懂事背后,是对父母付出的真切感知。
妈妈身体不太好,但每天早上我们六点多要上学,她大概五点半就起来给我们做早饭。晚上不管我们多晚回家,她都会亮着一盏灯等我们。这次能考出这样的成绩,我自己很满意,也觉得没有辜负他们这么多年的付出。
面对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姐妹俩充满期待,也保持着清醒。
对大学生活有点小期待,也有点小紧张,希望能尽快适应。我还想在大学里学好人际关系处理,掌握更专业的知识,为以后当老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父亲姜晓辉谈起两个女儿,脸上难掩欣慰,却也坦言压力巨大。
我们家孩子多,三个小孩,还有一个小的在上小学。现在一年下来开支很大,接下来我打算多打几份工,也没别的办法。两个孩子上大学,生活费加上学费、杂费这些,一年得好几万块钱。
虽然辛苦,但是在父亲看来,这份压力更多是“甜蜜的负担”。因为姐妹俩户籍地均为宿城区屠园镇,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结合其家庭情况,已帮助其申请助学贷款。
都是为了孩子,心里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一张录取通知书,更在于它照亮了一个家庭未来的路。姜子悦、姜子涵这对双胞胎姐妹,用成绩回应了父母的付出。她们的故事,在这个普通的家庭中,默默传递着希望与力量。如果您愿意帮助这对姐妹,可以拨打栏目热线9688968联系我们,也可以拨打姐妹俩父亲的电话13951360343。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周烨 姜飞雪
融媒体编辑:杨雅竹
审核:解秀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