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划细划小管理单元
落细落实管控措施和管控责任的通告
(第15号)
为牢牢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全面落实市防控办“外防输入、内防疏漏”和第46号通告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就进一步压实属地、行业、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扎紧织牢疫情防控网络,落细落实苏宿园区疫情防控举措和防控责任通告如下:
一、划细划小管理单元
划细划小生产管理单元,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加强工作区域、活动空间的疫情防控管理,根据工种工序分类、车间班组编排,结合生产实际需要,在确保生产安全和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划细划小生产管理单元,明确各单元、各环节疫情防控责任人。原则上车间与车间之间不流动、办公场所楼层与楼层之间少流动,员工工作间距保持2米以上。各生产单元之间要加强错时人流组织、保持时空距离,可通过设置物理隔离、警戒线、划定人流动线等措施减少人员交叉流动,用餐装盒配送、分批错峰不聚集,员工下班后非必要不在单位逗留。
划细划小生活管理单元,减少人员聚集流动。各住宅小区按楼栋划分管理单元,楼栋长、志愿者等担任单元疫情防控责任人,督促落实相关疫情防控工作,楼栋凭证卡和门禁进出管理,公共区域要常态化消杀,配备个人消杀用品,倡导居民在单元内活动,非必要不出单元,各楼栋之间减少流动。
二、全面加强自我防护
戴口罩、不聚集。除居家、户外空旷地带、单人空间和严重疾病、3岁及以下婴幼儿等特殊情况外,广大市民应科学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单个口罩的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4小时,累计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提倡在特殊工作和出行购物时佩戴一次性医用手套。取消非必要聚集性活动,不扎堆、不聚集(3人或3人以上活动)、勤洗手、多锻炼,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保持社交安全距离,少去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场所。
勤消杀、常通风。各类场所严格落实消杀责任,配合专门人员负责消毒消杀,加强通风管理,规范做好公共区域、重点部位不少于2次/日的常态消杀,对人员密集的出入口、卫生间、垃圾箱、电梯扶手、门把手等消杀频次要不少于4次/日。生产生活区域每日至少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生产生活区域垃圾杂物做到日产日清。各类人员要减少触摸公共区域物品,无法避免时应及时洗手。
点对点、少聚谈。坚持“能线上不线下、能对屏不对面、能云端不桌前”,非必要不召集10人以上会议,不随意聚谈,线下对面交流时应全程佩戴口罩,保持2米以上社交距离。上班回家、出行购物等活动应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在大型商超、菜场等人员密集场所长时间逗留,速办速回,努力做到“两点一线”,减少非必要活动范围。
三、全面加强社会面管理
不下车、零接触。各类快递送货人员不得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以及各类生产经营场所,提倡居民减少网购,不购买中高风险地区商品,不购买境外商品,提倡延迟48小时收快递、拆快递,收拆时均应做好消杀工作。各类货运车辆进入园区后,司乘人员全程不得离开驾驶舱,与其他人员零接触,完成消杀后再装卸货,装卸完毕后立即离开。
守住门、管好人。机关企事业单位、各住宅小区以及各类生产经营场所要加强出入管理,门岗查验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充分发挥哨点作用。对本小区、本单位人员,要严格执行“两码一测”(查看苏康码、行程码、测体温),查验出入证和当日核酸采样凭证(以全市大规模区域核酸检测时间为准)。对外来人员,要严格查验最近一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过苏康码查验)、当日核酸检测凭证(以全市大规模区域核酸检测时间为准)、苏康码、行程码,并使用宿康宝扫“场所码”进场。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新入职人员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前,应提供近三日连续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过苏康码查验)。外地来宿返宿人员应按规定及时报备,严格落实“3+11”“7+7”闭环管理等各类管控措施,做好自我防护,管控期内减少与身边人群接触。进一步加强物业、保安、工勤等各类后勤保障人员管理,落实“应检尽检”要求,避免出现失管漏管现象。
严督查、严执行。持续强化“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主管责任、单位主体责任、个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对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主管责任不到位的地方和部门,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将予以严肃处理。对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不到位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场所,由行业主管部门依法严肃处理。对不按要求向社区报备、不按规定佩戴口罩、不配合各住宅小区以及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出入查验、恶意聚集扎堆且不听劝阻的个人,由园区公安机关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新冠肺炎
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4月10日
编 辑丨王子龙
责 编丨陈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