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戏台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谁的学生时代里没有遇见过一篇《琵琶行》呢?

当年只顾着背诵全文,却无暇真正地看一看被誉为“民乐之王”的琵琶是什么样子?

琵琶曲是否真的可以“未成曲调先有情”?

 
 
 
 

 

这不就来了嘛!

苏州街江南古戏台8月演出节目单

正式送上

宿迁市2023金鼎文化艺术周活动

“金鼎曲艺”之“好戏连连”古戏台曲艺秀

 

活动地点

苏州街苏工苏作馆

地址:宿迁市红海大道与同里湖路交叉口东南侧(苏州街8#楼)

电话:0527-8051 8066

 

 
 

 

何为“琵琶”

琵琶,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原名为“批把”。因古人将向前弹称为“批”,向后挑称为“把”,故而得名。起初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初始模样为长柄且带圆形共鸣箱,所以也被称为“直项琵琶”和“秦琵琶”。但历史上所谓的琵琶,并不单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所以说当时的“琵琶”形状类似,大小有别,像月琴、阮等都属于琵琶类乐器。经过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

 
 

琵琶是文人雅士的重要抒情之物,其音域广阔、音色清脆明亮,音律甚至能弹奏多种声调,模仿其他器乐。发展鼎盛时期上至宫廷奏乐,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的领奏 ,一度被誉为“民乐之王”。

 

“混血”的琵琶

作为我国特色民族乐器之一,琵琶在边塞诗中的运用极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而鲜为人知的是,在盛唐边塞诗中频繁出现曲项琵琶,属于胡族乐器。

在古代时期,“琵琶”可以大致分为三种不同形制的乐器。

 

(南宋·焚香听阮图)

其一就是秦汉时期中原的直项琵琶——“秦琵琶”。相传由秦朝修筑长城时创造的一种直柄、两面蒙皮的圆型音箱的弹弦乐器——“弦鼗”发展而成。后经过一次改革,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阮咸,擅长弹奏此乐器而闻名,因此后人也将其为“阮”或“阮咸琵琶”。王昭君出塞时所弹的琵琶就是今所说的阮,属于中原本土的汉乐器。

 

(壁画上的“琵琶”)

其二是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古波斯带回来的四弦琵琶,是由西亚乐器——乌德琴演变而来。其音箱为半梨形,上装四弦。部分琴头向后几乎呈90度倾斜的四弦琵琶,为区别于当时直柄圆形的汉琵琶,被命名为曲项琵琶。在进入河西走廊一带后,四弦琵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沿线的石窟壁画、伎乐陶佣等都记录下了这件乐器的传播及流变过程。其中,仅敦煌石窟中就有689幅乐器图像。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其三为古印度传入的五弦琵琶。在古时,人们都喜欢讲究一个九五之尊,阴阳五行,故而五弦琵琶在唐朝被视为了富贵的象征,成了宫廷乐队的专属乐器,不再允许老百姓弹奏。而随着唐朝的灭亡,五弦琵琶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至宋代时期,教坊内已不见使用五弦琵琶,五弦琵琶便基本上失传。如今,世界上唯一一把保存完好的古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是唐朝宫廷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国礼,现收藏于日本正仓院,被奉为日本十大国宝之一。

来听一曲琵琶吧

在轻捻慢拢间

细细品味这千回百转的情调

编 辑丨孙  晨
责 编丨陈驰骋
审 核丨凌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