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翠,沭阳县龙庙镇沙堰村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面对因脑出血而偏瘫的丈夫、脑梗又老年痴呆的公公,两条腿行动不便的婆婆,在10多年漫长岁月里,她以女性特有的坚毅和执着,用孝心、爱心守护一个家庭的完整。无数个日日夜夜里,她咬牙挺过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困苦,顶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杜家翠用行动演绎着大爱。
杜加翠一九九三年嫁到龙庙镇沙堰村,结婚过后,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本以为生活可以一直一帆风顺,然而,命运却造化弄人。二零一二年的一天,杜加翠的爱人突然脑出血,生命垂危,根据当时的情况,医生建议放弃治疗,但是,淳朴的杜加翠注重感情,坚持手术挽留丈夫生命。可是,医院一次次的病危通知和高昂的医疗费用,让不少亲戚都来劝她“看开点”、“放弃吧”,但杜家翠却听不进去,执着坚守。为了医治丈夫的病,尽管债台高筑,她依然竭尽全力,顶住了巨大的压力。杜家翠说:“他是我们家里的‘顶梁柱’,只要他还有一口气,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救他。哪怕他一辈子起不来,我也可以陪着他,跟他说说话。有他在,就有一个完整的家。”
杜家翠的丈夫王春手术成功了,但是留下后患。为给丈夫治病,家中不仅花光十几年打工攒下的钱财,还借了外债十几万,丈夫的情况比较糟糕,需要长期卧床,偶尔可以起床座轮椅,同时还要吃大量的药物。从此全家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杜加翠的肩上。
杜加翠的公公,也有着15年脑血栓的病史的老人,又患老年痴呆,瘫痪在床,时至今日,大小便无法自理,离不开他人的照顾。她的婆婆,腿部因病,现在行动不便,更不能负重,照顾两位老人便是杜加翠每天的主要事情,公公行走不便,她就把饭端到公公床前,家中大小事务更是舍不得让婆婆伸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百善孝为先”。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9年,杜加翠本人查出了乳腺癌。面对如此困境,杜加翠没有倒下去,她倔强的支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做完手术后,她一心惦念家中丈夫和公婆,刚恢复不久,就回到家中,照顾他们。她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弄饭、喂药、洗刷,为了补贴家用,晚上还挑灯夜战,做些手工活。就在自己体力不济的情况下,照顾公公婆婆仍没有丝毫怠慢。
这是普通的苏北农家小院,但被杜家翠收拾得干净利索,院子前边的猪圈里养着几头母猪,边上种些时令蔬菜。这是王春与杜家翠的家,52岁的杜家翠把家里收拾得井然有序。
“我一个女人,要照顾丈夫,又要照顾公婆,还要顾着那几亩地,我自己又有病,如果没有亲戚和邻居帮助,没有党委政府的照顾,我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办不到啊!”
说起这些年的难处,杜家翠的眼里噙着泪花,我们家能有今天,最要感谢政府的关怀,我们家是全镇低保费用最高的贫困户,平均每月3000多,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要感谢这些亲戚邻居们,我把他们的好都深深地记在心里,时刻不敢忘啊!”
而在村里邻居的眼里,坚强的杜家翠才是值得他们学习、敬佩的。“杜姨实在是不容易,这些年我们看着她一个人咬牙挺着,她从来不跟别人计较什么,可是我们看在眼里,总想搭把手帮帮她。”村的副主任李英说。
在杜家翠十年的精心呵护下,王春没有感染一次褥疮,夏天没有出过一次痱子。家庭没有因为男主人的伤残而破败不堪,在杜家翠的努力下,虽然并不宽裕,但生活得平淡祥和。
“这十来年我都咬牙坚持过来了,孩子也长大了,找了一份工作,日子只会一天一天往好处过!”杜家翠眼光望向远处,语气里充满刚毅和坚定。(刘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