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温暖回眸(2)| 六位红十字志愿者 创造生命奇迹!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种拯救生命的奉献。2024年,我市多位红十字志愿者配型成功,他们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让多位患者燃起生命的希望。今天,一起重新聆听他们的故事。

 

 

2024年2月8号上午,沭阳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80后小伙宋少卿,送上鲜花和慰问金,表示敬意。宋少卿在大学时就坚持献血,曾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2024年1月,他的血型与河南一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匹配成功,而这名患者年仅10岁。

 

捐献者 宋少卿

当时没多想就直接同意了,我说请转达患者家属,我绝对不会悔捐,请他们放心。

 

2月6号,他顺利地采集了216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沭阳县第二位、全国第1695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值得一提的是,沭阳县的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正是宋少卿的老师,王东阳。

 

沭阳如东中学教师 王东阳

当时红会办公室的丁主任跟我说,我的学生能成功的捐献造血干细胞,我问他是谁,他说是宋少卿,我说是我的爱徒啊,是我第一届的学生。

 

 

 

捐献者 宋少卿

希望他(河南小患者)在受捐成功以后,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生龙活虎!

 

 

2024年4月10号上午,在阿特斯阳光科技有限公司,宿城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阿特斯阳光科技有限公司职工代表正在为志愿者陈德成举行欢送会。陈德成是公司加工车间的一名组装工人,也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24年2月20日,陈德成接到了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初配成功。

 

 

陈德成

我感觉对身体没有什么损伤,又可以为社会做出一点的贡献,又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我感觉很有意义。

 

虽然陈德成和患者配型成功,但为了能够达到捐赠标准,他积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陈德成

现在每天我都是喝一杯奶,每天吃一个鸡蛋,清淡了,大鱼大肉很少吃了,作息要有规律。

 

 

 

很快,陈德成通过了体检和复检,前往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2024年4月17日上午8点,陈德成开始造血干细胞的采集。

 

陈德成

整体都很顺利,四个半小时,总共采了是310毫升。

 

 

捐赠结束后,陈德成收到了患者女儿小王的一封感谢信,通过信件内容得知,这名患者是山东人,患有急性白血病,此次陈德成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不仅让这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也让这个家庭再次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陈德成

她说了经过我这个事情,她也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也成为一名志愿者,她希望把接力棒传递下去,让生命得到延续。

 

 

宿城区红十字会党组成员 副会长 陈晓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会有更多的同志加入志愿者队伍中来,支持公益、奉献爱心,让爱的火种薪火相传。

 

 

宋少卿、陈德成、杨正宇、单圣峰……2024年,我市6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目前,我市已入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1.4万多人,成功捐献志愿者近30人。

 

 

这几位红十字志愿者,用自己的爱心和勇气,给一个个家庭驱除病痛、送去希望,我们也期待有更多人关注支持和参与红十字事业,再造生命的奇迹。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融媒体编辑:高雅 王淼

审核:解秀晴

 

 

 

2024,精彩回眸(1)| 该出手时就出手 危急时刻彰显“凡人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