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新华社消息,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这家新组建的中央企业将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承担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企业注册资本100亿元,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从股权结构看,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各占20%,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各占10%。
中国资环集团董事长刘宇介绍,公司成立后,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市场化重组整合国资央企相关资产和业务,同时发挥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并购重组行业优秀企业,将企业打造成为覆盖多个重点再生资源回收品类,集仓储、加工、配送、以旧换新、标准制定输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据了解,中国资环集团将同步设立多家专业化子公司,业务涵盖线下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和废钢回收、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和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业务、退役风电和光伏设备回收、废有色金属回收以及废塑料回收加工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扶持行业内其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健康运营,引领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解读: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官网公开的央企名录,我国共有97家央企,涵盖能源、通信、交通、农业等多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将成为第98家央企。同时,这也是全国首家以循环经济为主营业务的一级央企总部,是天津首家一级央企总部。
成立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是要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光大证券研报显示,我国家电和汽车报废量近年来呈现逐步走高趋势,按照20年报废即每年5%的报废率计算,2023年全国报废汽车数量达到1680万辆;家电报废数量也处在上升期,2022年报废量预计超过2亿台。这些废弃物,蕴藏大量可循环利用资源。
经济发展不是消耗自然资源的“竭泽而渔”,作为“两新”四大行动中的重要一项,把回收循环利用链条畅通了,不仅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还能开启资源的“第二矿山”。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看来,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集团落户天津,“循环经济央企+直辖市”的模式,将央地资源、政策优势相结合,将为国内外循环经济产业带来多方面的发展机遇。
同时,对于地方来说,央企总部入驻也不仅仅意味着拥有了一家龙头企业,还对当地产业的带动,产业链的重组,以及城市经济的布局和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都有重要意义。以天津为例,龙头企业坐镇,将吸附大量相关上下游产业,在此基础上还有望吸引该领域准上市公司,诞生一批有色金属、废钢等交易平台企业,助力天津率先成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的头部城市。
不止于此,作为北方经济第二城,天津制造业起步早、基础也不弱,但一直缺煤少矿贫油,原材料依赖外省市调运,运输成本较高。开启城市的资源“第二矿山”,可就近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铜、铁、有色金属、聚乙烯等资源,助力本地有色金属、塑料化工、电池制造等产业发展。
同时,当地也希望,通过龙头企业将循环经济模式嵌入各产业链条,打造飞机、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链闭环。当前,天津正在打造的包含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等十二条重点产业链,希望以此为契机,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