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宿迁》——中国杨树博物馆

 
中国杨树博物馆
 

平原林海——泗阳,是全国最早引种南方型速生杨树的县城,2003年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杨树之乡”。40多年来,泗阳走过怎样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今天,我们就到中国杨树博物馆探秘一番!

image.png

“中国杨树博物馆”坐落于千里运河最美县——泗阳,2005年建立,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球唯一一家以杨树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

image.png

 

在博物馆里,处处都能找寻到“杨树”的元素!主展览馆的外形就是杨树树桩的造型!景区的大门是由一百多块杨树的木化石拼接而成,博物馆中庭的中间三块木化石距今约有1.5亿年了!

image.png

在这个展览面积达1443平方米的杨树博物馆,设计布展了杨树起源、杨树生命、中国杨树、杨树与泗阳、栽培利用等9个展厅。

 
 
 
杨树起源厅

这一展厅展出了不同时期的生物化石,有距今约5.4~5.7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的代表生物的化石,据说地球上生命最早就起源于寒武纪,所以这一时期也被古生物学家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代。

image.png

对面是距今约2亿多年的侏罗纪时期展示区;这边就是距今约6500万年的第三纪,我们博物馆的主角——杨树就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大量繁植,这一组图片上反映的就是目前世界五大派杨树中出现最早的胡杨。

image.png

中国栽植杨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诗经·民风》中记载:“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其中“东门之杨”道出了约会的地点——杨树底下,“其叶牂牂”言明了约会的季节——盛夏时节。可见当时杨树的种植已经非常广泛。

image.png

 
国际杨树厅

目前,我们地球上的天然杨树品种有100多种,其中有53种产自中国,这个地球模型上展示的就是杨树在北半球的一个分部情况,杨树一般生长在北半球的温带及寒带,意杨之所以在泗阳生长的这么好,是因为不管是从温度、气候还是土壤都非常适合意杨生长的。

image.png

1972年,我国从国外带回一些杨树速生树种,以解决当时老百姓烧火做饭的困难,试种效果最好的就在泗阳林苗圃。1975年,泗阳正式引种,1976年试栽,杨树的大面积种植和推广,给泗阳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image.png

 
杨树文化厅

走入杨树文化厅,我们可以看到一幅非常精美的根书,这是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为家乡泗阳题写的一首“藏头联”:泗水长流,阳春永驻。一位老艺人用传统工艺,创作了这幅精美的根书。

image.png

 
栽培利用厅

“杨树造福人类”除了体现在文艺上,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杨树是制作高档纸张的优质原料,还加工为家居板材。

image.png

自1975年以来,泗阳栽培杨树已有48年的历史了。这里是杨树生长还原景观,从扦插繁殖、苗圃育苗到移栽成林,杨树就是这样从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的!

image.png

这是馆中陈放四棵镇馆之宝,也是被誉为“意杨活化石”的 “中国意杨王”。四棵杨树,都是在1976年植下的,但品系不同。

image.png

最大的是中间这棵72杨,石碑上记录的是2005年的测量数据,目前它的单株活立木材为17.5立方米,身高46米,胸径1.18米,它的树龄和高大在国内外都是十分罕见的!

image.png

泗阳邀请南京林业大学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经过5年的对比实验,最终选育出“南林3804”、“南林3412”等雄性不育杨树品种;通过13个乡镇街道的杨树基地努力,每年繁育的“不飘絮”杨树苗超过70万株。

image.png

2016年,泗阳又培育出“泗杨1号”、“泗杨2号”新品种,成为首批以“泗阳”命名的不飘絮杨树新品种。“只长树、不开花”,今年,泗阳以自然村落为单位的“不飘絮”杨树新品种,实现了100%全覆盖。

image.png

“高直挽月留心愿,挺立掏云醉水心。”挺拔高大的杨树,穿越亿万年而来,如今,宿迁杨树成海、林水相依,绿色建材产业也蓬勃发展!绿色,是宿迁的生态底色,萧瑟冬日,您不妨来打卡中国杨树博物馆,感受宿迁的“杨树绿”!

image.png

 
 

制作:柴栋 齐娜娜 

编辑:方正

审核:苗苗  倪娜

监制:薛胜宏  朱颖

总监制:胡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