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当下正是玉米成熟收割期,我市各地农业部门科学部署、迅速响应,确保成熟的玉米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在泗洪县梅花镇大罗村,种粮大户王超正在组织机械抢收成熟的玉米。今年,王超种植的玉米品种是汉玉919、荟玉6525,耐高温、耐密植,还高产。
王超说:“今年我种植了大概800亩的玉米,整体长势良好。预计亩产在1200斤到1300斤,从今天开始收割,大概四天可以全部收割完毕。”
在泗洪县孙园镇,种植户武云采用带状复合模式种植的100多亩玉米、大豆也全部成熟,进入收割阶段。这种玉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通过优化株距、行距配置,实现了两种作物优势互补,既保证了玉米产量,又新增了一季大豆收益。
“大豆套种玉米,现在已经开始收了,每亩地收400多斤,然后还有玉米,现在省工又省力。”种植户武云说。
泗洪县孙园镇农村工作办公室农技员武凯说:“这种复合种植的收益,比纯种的玉米和大豆的效益,每亩地要多出近300元。”
今年泗洪县夏玉米种植面积35万亩,目前已全面进入成熟期。由于近期降雨偏多,当地农业部门迅速行动,一方面投入大量农机突击抢收,另一方面成立秋收工作专班,24小时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抢收建议。与此同时,粮食收储企业也开足马力,对收上来的玉米进行烘干处理,并提前备好资金,保障收购工作高效有序。
“我们粮库一般可以收4000吨左右,目前进仓的有2000吨,大概还有两天可以收完,我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把每个农户进仓粮食的资金都发放到位,不拖欠农户一分钱。”江苏童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超说。
今年,我市玉米种植总面积78.35万亩,截至10月12日17时,已收获40.47万亩,进度51.65%。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盛韧 泗洪融媒
融媒体编辑:杨雅竹
审核:解秀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