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停产危机到订单盈门,宿迁经开区的中欧电器,在司法力量的精准助力下,通过破产重整,仅用5个月便实现“涅槃重生”,成为司法护航实体经济发展的生动注脚。
走进位于宿迁经开区的中欧电器江苏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在赶制来自非洲、南美洲的洗衣机订单。很难想象,两个月前这里还处在停产状态。
“我们中欧电器重整成功后,生产经营迅速全面恢复,生产线重新轰鸣,订单稳定增长。更令人鼓舞的是,自法院批准重整计划起,短短两个月内,公司产值已突破2000万元。”中欧电器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道龙说。
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投资2亿元,占地近百亩,曾年产洗衣机20万台,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洗衣机十大品牌”,2023年产值高达1.4亿元。然而,2024年1月,公司创始人兼实控人意外离世,企业骤然陷入债务、经营与信用三重危机。苦苦支撑数月后,资金链断裂,于2024年6月被迫停产。
“那时候心里真的没底,很多供应商到法院起诉,面对7000多万元的负债,根本不知道出路在哪里。”中欧电器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道龙说。
“一旦公司破产,不仅数百名职工面临失业,289名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受到影响。中欧电器拥有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完整的生产线,过硬的产品口碑和销售渠道,具备造血功能,我们建议通过重整程序挽救公司。”宿迁经开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一级法官曹尧瑶说。
司法力量的及时介入成为破局关键。2024年12月16日,宿迁经开区人民法院依法决定对中欧电器启动预重整,同步指定临时管理人推进各项工作。经过严谨的招募和竞价程序,最终于2025年3月11日确定重整投资人,6700万元资金顺利注入。新投资方承诺以股权转让方式收购中欧电器,按有财产担保债权、职工债权、税收债权全额受偿,普通债权受偿率不低于70%,同时全员接收原职工,并承担售后维修责任。
“经历5个月的重整关键期,负债总额超7000万元的中欧电器成功实现了从困境到重生的逆转。截至2025年7月,在重整计划执行过程中,普通债权人已实现受偿率从破产清算状态下的30%大幅提升至90%。数百名员工重新返回工作岗位,保住了‘饭碗’。”宿迁经开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一级法官曹尧瑶说。
评论
从濒临破产到单月产值突破千万,总投资近2亿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破产烂尾的边缘转了一圈后迎来新生。
从“破产”到“破茧”,其实,对于法院来说,依法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最大限度上盘活企业资产、降低市场风险,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上实现“标本兼治”。近年来,全市先后化解企业不良债务1035.92亿元,盘活土地1058.83万平方米、腾退厂房1328.56万平方米,盘活市场资源价值1155.22亿元,97家企业实现“涅槃重生”。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营商环境这池春水是否活力满满,企业的感受最直观。一家家企业“病愈”的背后,是宿迁坚持以法治护航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要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这也要求我们有关职能部门既要做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护航者”,又要当服务合规发展的“店小二”,以法治“软环境”锻造发展“硬实力”,力争在“营商”中“赢商”,持续擦亮宿迁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记者:丁国灿 徐涵
编辑:薛金涛
审核:潘磊 张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