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以高质量立法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自2016年1月15日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宿迁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发展所需、民生所盼,探索“一事一法”精准立法。一部部“小切口”法规,直击痛点难点,不仅解决了百姓身边的“急难愁盼”,更擦亮了宿迁法治建设的特色名片。

 

 

走进位于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宿迁智博新媒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直播间内,主播们激情推介各类产品,直播间外,新入职主播正接受话术、场景运用、产品讲解等专业培训。

 

 

“通过模拟用户的使用场景,遇到具体的问题来进行切片曝光给直播间进行引流,直播间在线人数从开始的50多人到现在稳定在300多人。”宿迁智博新媒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王珊珊说。

 

 

这一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宿迁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条例》的强力支撑。作为全国设区市层面首部电商产业专项法规,该条例为宿迁打造“电商名城”提供了法治保障,从政策扶持、资源对接、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方面,在资金上给予我们直播基地相应的租金补贴;另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业务上的资源对接。我们每年的培训大概在20场到30场,覆盖人群在3000人左右。”宿迁智博新媒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王珊珊说。

 

 

“《条例》自今年1月1日实施以来,园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实现全链条、多维度融合,‘电商+产业带’协同赋能,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阳说。

 

 

立法不仅助力产业发展,更融入了百姓生活的点滴。曾经“停车难”困扰着市民,《宿迁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条例》的出台,为开展停车场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法规依据。

 

 

“实行智能化管理和低收费管理,现在实行了前两个小时免费停放的政策,同时我们开通了无感支付和欠费离场的相关功能。目前,我们便民方舟停车场的日均车辆进出次数达到了3600次以上,停车周转率达到了6次以上。”宿迁市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元丕说。

 

 

“车位好找了,不像以前那么紧张,然后现在两个小时免费,我们停车去办事很充足,都不用缴费。”市民王静说。

 

 

为停车立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停车的诸多问题,我市还按照“便民、就近、有序”的原则,全面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位对外开放。目前,市区65个机关单位庭院停车设施向社会开放,9000余个停车泊位夜间提供给周边居民使用。

 

 

“通过《条例》的实施,市区每年新增车位在5000个以上。同时,城市建成区的停车泊位与小车数量配比达到1.21比1,供需基本实现了平衡。”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许彬说。

 

 

近年来,宿迁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创新推出了“小快灵”立法办法和地方性法规协同起草与修改办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立法工作机制。九年来,26部带着“宿迁温度”的地方性法规精准落地,用高质量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让法治成为宿迁现代化征程上的坚实基石。

 

 

“在全国率先出台‘小快灵’立法办法,明确立法选题上立足‘小切口’、程序上追求‘高效率’、效果上确保‘真管用’;创新制定地方性法规协同起草与修改办法,创立‘双组长制’、构建协同网络强化区域协作。通过上述做法,实现了立法质量和效率双提升。”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地方立法处处长贾小龙说。

 
 

记者:吴兆刚 陈琦 薛瑾 宿豫融媒

编辑:薛金涛

审核:潘磊 张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