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绿色贸易门槛提高、国内“双碳”目标加速的背景下,产品的“碳足迹”正成为新的市场通行证。宿迁政企携手,以碳足迹管理和碳标识认证为突破口,推动制造业向绿而行,让“低碳标签”成为“宿迁制造”升级的新引擎和走向市场的闪亮名片!
在泗阳县江苏海聆梦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件件低碳家纺产品陆续下线。作为专注于绿色环保家纺的企业,该公司通过优先选用再生纤维等原料,应用低温染色技术,升级节能设备等举措,企业有效降低碳排放,在碳足迹管理上已初见成效。
江苏海聆梦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勇
通过这几次宿迁市市场监管局的培训指导,我们对碳足迹管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这让我们深刻意识到,降低碳排放得结合自家产品特点,有章法地逐步推进。在原料选择上,优先采用再生纤维等低碳原料,减少高耗能材料的使用;在生产过程中,革新了印染工艺,采用低温染色技术从而降低能耗,更换了一些节能缝纫设备,现在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明显下降;在供应链方面,注重低碳的物流企业合作,优化运输路线,减少不必要的碳排放。这些举措不仅节省了可观的电费和材料费,还让那些青睐绿色环保产品的客户更愿意选择我们。
企业的绿色实践,是宿迁系统推进碳足迹工作的缩影。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一个基础工具和重要的抓手,当前我市大力开展碳足迹管理和碳标识认证工作。近期,我市召开专题宣讲会,解读政策红利,为企业绿色转型“充电”。
2020年,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我们现在开展的碳足迹管理和碳标识认证工作呢,就是落实“双碳”目标的一个基础工具和重要的抓手。因为我们要达到碳中和和碳达峰,首先要知道排了多少碳,而我们的碳足迹管理呢,就是为我们的企业产品和个人算清楚碳排放这笔账,而我们的碳标识认证工作,就是给每个产品贴上碳排放的标签,让我们的消费者能够一目了然。
从国际到国内,碳足迹管理已形成刚性约束。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全面生效,覆盖钢铁、水泥等六大行业;英国紧随其后,2027年起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涉及铝、玻璃等七大类产品。国内层面,“双碳”顶层设计持续完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构建“1+N”政策体系,《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出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标识认证制度,要求组织有条件的城市聚焦重点产品开展先行先试。
在江苏,政策推进节奏持续加快。按照规划,到2025年全省将制定3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完成150个以上碳标识认证;到2030年,这两个数字将分别提升至100个和500个。省级财政方面,对通过认证的单个产品奖励不超过5万元,同一企业最高奖励10万元。锂电池、光伏、钢铁等行业率先试点,企业可通过江苏省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自主选择第三方机构开展认证,享受政策支持。
宿迁也积极响应省市部署,形成“省级奖励+市级配套”的政策支持体系。市级政策进一步加码,对通过碳足迹认证的单个产品奖励2万元,单个企业最高奖励5万元;对获批国家、省级绿色工厂分别最高奖励50万元、30万元,新认定的省级、市级(近)零碳工厂分别最高奖励50万元、30万元,与省级奖励形成叠加效应,为企业减负赋能。
我们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视我们这项工作,出台了相关的像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和碳标识认证的扶持政策。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能够让他们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碳排放,节能降排,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于消费者而言,就是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选择绿色低碳的产品来推进绿色消费。
截至目前,宿迁已推荐十余家企业参与省级碳标识认证,集中在光电线缆、输配电设备、绿色建材等优势领域,接下来更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推动更多企业加入绿色转型行列。
企业的转型之路,离不开专业服务的支撑。江苏省产品碳标识认证技术服务联盟吸纳45家机构,为企业提供从核算、认证到减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让绿色转型有“技”可循。
我们作为国际公认的认证机构,在产品探索等方面经验丰富。接下来,我们也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全面服务好宿迁企业,助力宿迁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通过政策宣讲会、行业集中培训、一对一技术帮扶等形式,宿迁正帮助企业打通“核算—认证—应用”全流程,越来越多企业加入转型行列,完成碳足迹核算,进入认证环节,绿色转型的“宿迁路径”日益清晰。
我们感受到政府推动这项工作的决心。首先会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全面推进碳足迹的认证工作,制定减排计划。其次,我们也会完善绿色产品,助力整个行业的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双碳”工作作出贡献。
我们会在家纺领域的低碳发展上持续发力。车间全部换上节能照明设备;严格挑选原料供应商,推动上游在棉花种植、原料加工等环节减少碳排放;同时,多给员工普及节能知识,让降碳理念融入每一道工序。我们想凭着这一针一线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双碳”目标贡献力量,切实履行家纺企业的环保责任。
从政策解读到落地实施,从企业行动到生态构建,宿迁正以碳足迹认证为支点,撬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随着更多企业加入绿色转型行列,“低碳标签”将成为宿迁制造走向国内外市场的重要名片。
下一步,我们市场监管部门还将会同发改、工信以及生态环保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建设我们绿色、低碳、美丽的宿迁。
记者:杨 建
融媒编辑:许秀莲
值班编辑:朱 利
责任编辑:刘青青
审核:汪相宏
监制:汪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