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财运

 

未标题-1_4.gif

 

图片

 

真正能赚到钱的人,永远都只带脑子,不带情绪。
图片

 

我有个朋友,在互联网大厂当程序员。

 

每次挨上司骂被客户怼,他都能忍气吞声,笑脸相迎。

 

起初我看他一天天委曲求全的,觉得他这“窝囊费”赚得太不值。

 

直到我看了作家许源的一段话,才意识到朋友是职场上的明白人。

 

许源说:“在这个社会能赚到钱的,往往是那种‘方圆之人’。

 

这类人无论境遇如何,都能泰然处之,从不为情绪左右,是大智慧和大容忍的结合体。”

 

一个人能赚多少钱,往往就藏在他的情绪里。

 

01

 

李强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经理,想跳槽另谋高就。

 

刚好一家大型企业正在招总监,HR看了他的简历,对他很是满意。

 

然而就在面试这天,李强是状况百出。

 

先是早上闹钟没响,他匆匆赶出门,心中异常烦躁。

 

在路上又碰上堵车,险些耽误了面试时间,又急得他直跺脚。

 

等到了目的地,他火急火燎踏进电梯,还没站稳,超重铃响了。

 

就在他要出去时,又被一位正准备上电梯的女士踩了脚。

 

一瞬间,李强再也压不住怒火,冲着这位女士就是一顿指责。

 

十分钟后,当他风尘仆仆地抵达面试现场时,他傻眼了。

 

原来刚才被他迁怒的那位女士竟是他的面试官。

 

结果可想而知,他错失了这次大好的机会,与几十万年薪失之交臂。

 

作家许可说:影响一个人收入的,90%是情绪。

 

稍微遇到不顺,就冲动上头,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引来更多麻烦。

 

亲人朋友能包容你体谅你,但在社会中没那么多人顺着你惯着你。

 

肆意宣泄的情绪,终将成为一枚回旋镖,早晚会转过头来刺伤你。

 

职场顾问崔璀刚毕业时也走过不少弯路。

 

那时她在一家出版公司工作,经常需要与客户谈判。

 

因为经验不足,她常常被一些嚣张跋扈的客户指着鼻子骂。

 

一次,有人甚至当着老板的面,说她无法胜任现在的工作。

 

崔璀一听,心中很是不忿,就极力为自己辩驳,语气很冲。

 

老板见她如此反应,一句安慰的话没有,反而认定她不堪重任。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她完全得不到重用,薪水更是少得可怜。

 

网上有个热门问答:一个人赚不到大钱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获赞最多的回复是:情绪起伏太大。

 

出门赚钱,凭的是个人价值,是能扛事能办事的能耐。

 

如果轻易就被影响,你给外界传递的信息就是——你不成熟。

 

成年人的世界只筛选不教育,没人愿意与心智不成熟的人打交道,也没有公司愿意将重任托付于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员工。

 

你稳不住心性,就驾驭不了财富。
 

 

02

 

有一年,巴菲特犯下严重错误,创下了他担任总裁以来的最低营收。

 

在致股东的公开信上,巴菲特反省道:

 

“市场需要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决策,并迅速采取行动时,我却陷入了情绪上的波动,导致决策失误。”

 

在他的投资理念里,有个很重要的原则是“戒掉情绪”。

 

一个人只有先过情绪那关,才能把财富装进口袋里。

 

知名博主@老杨的猫头鹰,在书里讲过朋友小赵的故事。

 

作为公司的营销员,小赵经常加班赶方案,还要按照各方要求来回修改。

 

有时候,她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版,老板只看了五分钟,就不耐烦地说:

 

“你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做出这种狗屎一样的东西来?”

 

“狗屎”二字砸过来的时候,小赵只觉被人打了一棒子,脑袋嗡嗡的。

 

而等老板把策划书丢进垃圾篓,并大声说“重做”时,小赵更是委屈得不行。

 

但无论心中多难过,她总能迅速调整好状态,心平气和地回复“好的”。

 

小赵不是没有情绪,也经常向博主吐槽自己的倒霉经历,只是一想到要赚钱,她就能先把情绪放一放。

 

@老杨的猫头鹰有句话很精辟:

 

“出门赚钱,谁不是一边绷住了,一边还用力绷着。

 

这事根本不是快不快乐的问题,而是钱够不够花的问题。”

 

当你有了“要事为先”的概念,就明白赚钱的时候,做事永远排在情绪前面。

 

电影《布拉德的中年危机》中,主角布拉德曾是个很情绪化的人。

 

参加同学聚会,发现别人比自己成功,他就开始焦虑;

 

去公司上班,偶尔搞砸点事,也是心浮气躁怨天尤人。

 

后来实在干不下去,他一个冲动辞了职,算是彻底没了经济来源。

 

贫困交加中,布拉德开始反思。

 

他慢慢意识到,一切不幸的根源就在自己的臭脾气上。

 

他下决心调整,从心无旁骛地学习,到一门心思地赚钱,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情绪左右。

 

影片最后,布拉德凭借出众的能力与成熟的心智,蜕变成身价百万的大老板。

 

有句话说得好:

 

“成年人的生活早已戒掉了情绪,你必须冷静、淡定、克制,才能赚到钱。”

 

很多时候,一个人富不起来的根源,就是被自己的心绪拖住了后腿。

 

少一些情绪起伏,多一些具体行动,赚钱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03

 

美国社会学家列纳德,做过一个社会实验。

 

他将志愿者分成A、B两组,下达相同的任务——向路人索要零钱。

 

对A组志愿者,列纳德不做要求,任由他们发挥。

 

结果A组很多人,因为被拒绝,被误解或是被当成乞丐而发脾气。

 

要么垂头丧气地离开,要么和路人对骂,要么干脆退出这项实验。

 

相比之下,B组志愿者进行地就很顺利。

 

不仅要来的零钱远超A组,还有人和路人发展为朋友或是生意伙伴。

 

AB两组的结果之所以如此不同,就在于列纳德事先要求B组志愿者:“无论碰上什么情况,你都要像绅士一样保持礼貌。”

 

所以整个过程,B组志愿者始终谦和有礼,待人和善。

 

列纳德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情绪,是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

 

情绪稳定的人,思路清晰,觉察敏锐,更容易作出正确的抉择。

 

再加上这样的人气场和善,令人如沐春风,也会得到更多支持。

 

《会赚钱的人想的不一样》中,作者黄启团讲了两位朋友的经历。

 

一位朋友是个民营小老板,每天应对各种琐事,经常是焦头烂额。

 

但他有句口头禅——“哪里有痛苦哪里就有利润”。

 

所以哪怕碰上天大的事,他都能稳住自己,结果就是小老板生意越做越红火,很快就发家致富了。

 

另一位朋友,是一家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为人刻薄,脾气暴躁。

 

诸如飞机误点这种芝麻小事,都能让他大发雷霆。

 

结果不出几年,他就被降职成普通职员,收入也是一落千丈。

 

黄启团用他们的故事提醒大家:做人做事一定要“认知分离”。

 

分清眼前的事实和你的感受,不要让情绪凌驾于理性之上。

 

原《天下杂志》主编金惟纯说:

 

“一个活得非常好的人,会不断修炼自己。到最后,就像一块磁铁,人想靠近你,钱也会跟着你走。”

 

无论何时,把自己的脾气修炼好,你养好了磁场,也就养来了财运。
网上有个段子,很扎心。

 

生活中,你会沟通,加10分;会合作,加20分;会开拓资源,加50分。

 

但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好意思,扣100分。

 

赚钱也是如此。

 

你能力再强资源再广,但如果你情绪不稳,就很容易阴沟里翻船。

 

真正能赚到钱的人,永远都只带脑子,不带情绪。

 

能够克制自己,人才能稳住局面,稳中求胜。

 

来源 | 洞见
编辑 | 朱梦晗
审核 | 凌子 驰骋
终审 | 王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