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宿迁市文明办“践行人情新风宿9条、过平安绿色文明清明”主题活动要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化移风易俗,清明节到来之际,宿迁市委网信办、市妇联联合开展“微传好家训”网络传播活动,运用新媒体传播故人留下的好家风好家训,表达对古人的感恩和敬仰。今天推出“微传好家训”专题第六期《杨震、司马光、曾国藩论廉洁》。
杨震:传子当传清白德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此话出自东汉杨震之口。其大意是将清白廉洁的为官之道传给后世子孙,让他们留美名于百姓之口,才是最厚重的遗产。
杨震,东汉名臣,儒学大师,陕西人氏,被称为“关西孔子”。他的家族与后来的袁绍家族并列为东汉两大门阀。但杨家与袁家的家风有截然不同的区别。
司马光:贪婪多欲身必败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这段话出自宋代司马光的一封家书。大意是训诫子孙要明白勤俭节约背后的道理,那就是勤俭者欲望淡薄,在人生的路上受物质条件左右的程度也小,不至于为了求财去犯险作恶,自然可以过得平平安安,道德修养自然也高。反之,不能固守勤俭,欲望太多,那么当官就必然是贪官,做民就必然是作奸犯科。所以勤俭寡欲是美德之源,奢侈多欲是万恶之始。
虽然一提到司马光,很多人就会想到“砸缸”,或者还会想到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那个“顽固派”,但事实上,此人乃北宋时期极其杰出的人物,不仅一度位极人臣,当上宰相,还编成一部巨著《资治通鉴》传世。
更加令人感慨的是,一个在当时如此显赫的大人物,在生活上却是相当简朴,为官也是十分清廉,更注重将这种品性传承下去,所以才会在家书中强调俭朴的重要性,并告诉子孙并非为了俭朴而俭朴,那是一种人生大智慧。
曾国藩:居官不以钱为本
余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为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神明鉴临,余不食言。
这段话出自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一封家书。大意是告诫子孙,自己从三十岁开始立志,将为了发财而做官当作可耻的事情,将贪污敛财所得当作遗产留给后代视为可羞可恨的事情,故而立下誓言,绝不靠做官来发财,更不会以此留遗产给后人。
曾国藩的大名,无需多言,他在家风家训方面的做法,值得好好说一说。这位常年忙于军政事务的晚清名臣,从未放松对后代的训诫,通过一封封家书,将他对于做人、做官、做事的理念传于子孙后代,许多建议直到今天也很有教育意义。比如这番“以做官发财”为耻,就是大有道理,令人深思令人叹。
来源:宿迁妇联 宿迁手机台编辑: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