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说(2) | 新农人陈相:我用5年时间 成为拥有850亩地的“农场主”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告别城市繁华,回归乡土田园,成为助力农业现代化的“新农人”。他们凭借现代理念、先进技术和创新管理,推动传统农业向精细化、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今天的“五一”劳动节特别报道《劳动者说》,带您去认识一位“85后”新农人陈相,看他是如何在广袤田野上浇灌出属于自己的田园梦。

 

 

新农人 陈相

hello,大家好,我是“85后”新农人陈相,目前是蕴禾农业的负责人。你看我们眼前这片白菜,看起来比较喜人,这是我几年种植生涯当中,总结出来的很多经验(的产物),在反季节种出这种优质的白菜——奶油白菜。

 

 

蕴禾农业果蔬基地共有850亩,栽植西红柿、黄瓜、西瓜、青椒等十几种农作物,四季有果、绿意盎然。

 

 

新农人 陈相

2007 年毕业以后,一直在(武汉)从事酒店管理行业,机缘巧合,洋河新区到我们那个城市去招商引资,刚好坐落(下榻)在我们酒店,思乡的那种情怀,就涌入了心怀。我就想回来自己做一点什么,又特别喜欢种植农业这一块,而且国家正好提倡乡村振兴,我认为我一个年轻人应该比一些老人更有种植能力,在 2020年4月份的时候,就回来开始自己种植瓜果蔬菜。

 

 

新农人 陈相

当时我就认了一个师傅,这个师傅是沭阳人,让他一点一滴教我怎么样种植。第一年的时候我小面积种了四十几亩冬瓜,第一年冬瓜产量出奇高,总亩产可以达到一万六七千斤。第二年我想铺开了种植,资金全部投入进去,结果第二年的时候冬瓜产量是上来了,品质也上来了,因为口罩(疫情)事件,本地车出不去,外地车进不来,导致我所有的瓜在地里,血本无归。

 

 

 

陈相没有放弃,开启了一段长达9个月的修炼。

 

新农人 陈相

到沭阳的一个番茄种植基地,看这个西红柿产量特别棒,那我就想拜他(技术员)为师,(技术员)说你吃不了这个苦,你种植不了,我说你就让我试几天,你要认为我可以,我留下来帮你做几天,如果认为不可以,那你再赶我走也不迟啊。

 

 

新农人 陈相

以前因为做酒店做习惯了,每天早上八九点钟才起床,但是做农人不一样,要四五点钟起,晚上要八九点钟收工,我都做到了,比他们那些工人起得还要早。我每天回去要记笔记,什么东西在什么时候除草、地膜、滴灌,全部做到,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把这个苗子当成孩子一样看,大自然很神奇的。

 

 

 

2024年,学艺归来的陈相决定“重启”事业,在宿豫新庄承包了100多亩大棚,开启有机种植模式。

 

 

果蔬基地技术员 王绪成

刚来的时候这个土质是干土,不适合种植蔬果这一类。我们俩共同努力改造土壤,通过稻壳改善土壤,土变松了,种出来的蔬菜口感、品质就上来了。

 

 

今年初,陈相将承包的土地扩展到850亩,一边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一边加大技术研发和新品种培育,还与南农大合作培育新番茄品种。

 

 

采摘游客 李女士

这家西红柿口感好,能吃出来小时候的味道,价格也合理。自己过来摘,又新鲜又能体验一下采摘乐趣。

 

 

新农人 陈相

这个是冰淇淋口感番茄,吃起来完全没有皮的感觉,入口即融,犹如冰淇淋的感觉。如果按照我们预算的话,效益应该每亩大概在30万元。

 

 

目前,陈相的果蔬基地年利润200万元,带动用工200余人,带动新农人创业10余人。最近,他又琢磨了一个金点子,瞄准了盆栽经济、阳台“文化”……

 

新农人 陈相

给你盆栽这种蔬菜,放到阳台上去养,你一家人足够吃。如果在这个种植过程当中出现什么病虫害,我们免费提供技术支持,未来的商机就是那样的庞大。

 

 

新农人 陈相

我的终极目标是能带动周边跟我年龄差不多,甚至比我年轻的人来做这样的事。我想跟想做农业或者对农业有想法的年轻人说,土地只要你想种植,它一定会给你好的回报,它不会骗人的,只要你对它好,它也会对你好。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李宇 杨雅竹 薛云

融媒体编辑:高雅 杨雅竹

审核:解秀晴  杨磊

 

 

 

 

 

 

劳动者说(1)| 李练:我用“小屏幕” 撬动乡村振兴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