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数智赋能 农业发展更有“范儿”

种地不用土、下地不脏鞋,在宿迁市宿城区田洼智慧农业产业园,一大批新技术新设备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不仅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初春时节的午间,田洼智慧农业产业园的大棚里,温度已经超过了三十度。根据系统指令,大棚遮阳帘适时开启,将温度调控在23度左右,自动化水肥控制系统也开始了精准滴灌。

宿迁市宿城区田洼智慧农业产业园生产场长马金明说:“每天的灌溉量大概一升左右,可以避免大水漫灌的浪费,造成土壤板结等各种情况。智能化系统还可以减少一些劳工人员的投入。”

无土栽培、环境控制、水肥控制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智能农业的生产革命。在田洼智慧农业产业园,农作物可以在“温、光、水、气、肥”合适的环境中快速生长,不用再担心人工调控的不精准、不及时。当地农民也适时转变角色,成了产业工人。

宿迁市宿城区田洼智慧农业产业园工人苗诗富说:“现在我们都是高科技营养水,一个人能管四五亩地,非常轻松。以前三四亩地只能三四千块钱,就很好了,现在全年收入能在两三万块钱。”

大数据、智慧+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现在,在60多项 “5G+农业”新技术的有效运用下,这里的蔬菜年亩产量可达8万斤,是传统种植方式的10倍,且稳定达到国家绿A级生产标准。同时,可一屏尽览各种蔬果的市场行情、区域价格走势、农产品价格竞争力等,从而反向指导农业生产。

宿迁市宿城区田洼智慧农业产业园销售人员董涛说:“可以及时反馈到我们的品种,哪一类销售情况比较好,可以及时反馈到我们种植方面,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

德利尔农业科技副总经理李政说:“我们把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四个方面,全部用智能化的手段,我们形成了一个系统,最后实现了数字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全是用数字说话。人工成本降到了60%,精准灌溉的肥料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比普通农产品价格我们要翻3到5倍,这就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底气。”

把智慧农业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宿迁市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等创新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广泛应用,积极服务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8个、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个、乡镇示范点100多个,涉及稻麦、蔬果、畜禽、水产等17个产业,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200余项。

 
 
编辑丨叶梦圆
责编丨陈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