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暑期安全(4)| 警惕幼儿异物误吸和药物误服!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但危险也可能悄然而至。异物误吸、误服药物等是儿童常见的意外情况,掌握必要的防范、急救知识,能为孩子筑起安全屏障。

 

 

小朋友 翟艺诺
 
 
 
 

吃(饭)的时候,米粒呛到嗓子里了,会难受,感觉呼吸很局促,快呼吸不上来了。

 

微信图片_2025-07-18_174345_674.jpg

小朋友 王雅文
 
 
 
 

我们老师之前讲过,笔帽那些小的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不然吞下去会很危险。如果不小心吞下去了,先要呼救,然后表述清楚自己哪里难受。

 

 

孩子气管较窄,如果把小玩具、硬币、花生米等小东西塞进嘴里,一不小心就会误吸入气管,引发窒息,3岁以下儿童吃果冻、奶酪棒等食品也容易引发此类情况。就在今年,浙江一名奶奶给1岁多的孙子吃奶酪棒,结果孩子不小心呛到,膏体瞬间卡进气管导致窒息。孩子因缺氧时间太长,颅内损伤严重,虽经医院抢救,仍然无力回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孩子被呛到时,家长要先学会分辨是完全气道异物梗阻,还是不完全气道异物梗阻。

 

市红十字会三星级应急救护师资 李红
 
 
 
 

不完全的气道异物梗阻,开始的时候他会剧烈地咳嗽,他会有一个典型的v字型手势,卡着脖子这样去咳嗽。如果说是逐渐剧烈咳嗽过后,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也不能咳嗽的话,这个时候他就是发生了完全的气道异物梗阻。

 

 

如果是不完全气道异物梗阻,此时家长只需在旁边看管,鼓励孩子自己咳出来。如果是完全气道异物梗阻,家长需要第一时间展开急救。

 

市红十字会三星级应急救护师资 李红
 
 
 
 

肚脐上两横指,身体前倾,稍微前倾,然后的话拳眼向内,包圆拳头,向内向上,1、2、3、4、5。

 

 

由于儿童居家时间延长、家长看护疏忽以及药物存放不当等因素,暑期中偶尔会发生儿童误服药物情况,这轻则导致儿童不适,重则危及生命,给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发现孩子误服药物后,家长切勿惊慌,应立即采取措施,将伤害降到最低。

 

志愿者 仝翰清
 
 
 
 

家长首先要保存好药品的包装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小孩进行正确的催吐。比如说可以按压他的咽喉部,还有准备一些淡盐水之类的,通过刺激他的咽喉,来帮助他催吐。

 

许多药物中毒症状不会立即显现,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在催吐完成后,无论孩子当时有无症状,都应立即就医,切勿拖延。预防儿童误食药物,家长责任重大,要履行好监护职责,为孩子构筑牢固的用药安全防线。

 

志愿者 仝翰清
 
 
 
 

平时的话,家长肯定是要先做好药品的管理,还有一些危险的东西,或者是那种容易脱落的小玩具之类的,都不要拿到孩子的面前,或者说(应该)放到孩子够不到的高处。

详情请收看21:10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郭斌

融媒体编辑:邵严严

审核:解秀晴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