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盲人节 | 走进他们的世界,让我们更懂关爱!

每年的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

又称白手杖节

 

微信图片_20251014215433.jpg

▲图源网络

 

 
 
 

这一节日由世界盲人组织于1984年在利雅得会议上确定的,旨在为全球盲人群体设立统一的节日。

 
 
 

 

盲人是指视力有障碍的人士,指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双眼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视障人士主要分为两类,分为全盲和半盲全盲(即眼球萎缩或钙化),即对光失去反应;半盲为弱视(低于正常视力60%);也就是说盲人是有一定的视力的,并不是所有的盲人都是没有光感。

 

 

致盲原因

 

 
01
常见的致盲原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有家族遗传。

胎儿期受到母亲的影响,母亲在妊娠期药物中毒、营养不良或患有其他疾病及临产时因难产而使胎儿缺氧等各种因素,致使胎儿先天发育不良,形成视中枢或眼球发育不良或其它眼疾。

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及意外伤害等是致盲的重要后天因素。

 

02
视力残疾等级

 

视力残疾也分等级,如果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假若单眼为视力残疾,而另一只眼的视力达到或者是高于0.3,就不属于视力残疾的范畴。如果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小于十度,无论其视力如何,都属于盲。

 

 

视力残疾的分级

 

一级无光感视力要小于0.02,或者视野半径小于5度。二级视力为0.02到小于0.05的范围,或者视野半径小于十度。三级视力为0.05到小于0.1。四级视力为0.1到小于0.3。

 

微信图片_20251014220142.png

▲图源网络

 

 

眼睛

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

视障人士的世界

有许多我们难以想象的不便

让他们更有尊严地生活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愿大家在遇到他们时

能做他们短暂的“眼睛”

帮他们去“看”到这个斑斓的美丽世界

 

 

 

 
向盲人提供帮助的方法
 
 

1、用声音传递方向

当看到盲人需要过马路或找路时,请主动询问:“需要帮忙吗?”但不要直接拉扯他们的手杖。描述方向时,使用“向左三步”“右边有障碍物”等清晰指令。

 

2、尊重独处空间帮助不等于全盘代劳。

导盲犬是盲人的“眼睛”,工作时请勿打扰;在公共场合,保持盲道的畅通是对他们最基本的尊重。

 

微信图片_20251015110243_732_45.png

▲图源网络

 

3、科技带来希望随着科技发展,语音提示、读屏软件等工具让盲人也能享受信息化便利。我们可以推荐这些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数字社会。

 

 

 

真正的关爱不是一时的同情

而是持续的尊重和理解

一个包容的社会

应该让每个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

每个人的小小善举

都能为黑暗世界带来一束光

因为关爱

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明亮

 

记者:王  珍

融媒编辑:许秀莲

值班编辑:朱   利

责任编辑:刘青青

审核:汪相宏

监制:汪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