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种正忙,水利是关键保障。今年,我市嶂山、新华等6个大中型灌区改造工程陆续建成投用,为农田灌溉送上“及时水”,护航夏种顺利推进。
在宿豫区嶂山灌区新建成的茶棚电灌站,2台轴流泵正在高速运转,汩汩清流正沿着新修砌的骨干渠道、疏通的河道,源源不断地流向田间。
“原来这是土渠道,现在建了新水泥渠,上水方便。排水也方便,路道平坦,各方面很好。到后期补水,心里特别放心。”宿豫区来龙镇人和圩村村民李先学说。
村民用水如此便捷,得益于嶂山灌区刚刚完工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该项目总投资1.4亿元,改造渠道11条,总长17.86千米。新(拆、改)建渠(沟)系配套建筑物共158 座,主要包括山东河地涵、茶棚站、朱岭站等主要构筑物。
“朱岭补水站投入使用6台混流泵,流量3m³/s。茶棚站投入使用2台轴流泵,流量1m³/s。恢复灌溉面积0.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2万亩,改善排涝面积0.12万亩,年增节水能力约480万方。”江苏禹王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徐雷说。
同样在本月焕然一新的,还有泗阳县的新华灌区。记者在现场看到,曾经老化渗漏的旧渠道已被坚固的新渠替代,清澈的水流平稳流淌,滋润着农田。近年来,泗阳通过主干水系优化、渠道硬化疏浚,并改建了颜倪河船闸电灌站,一举破解了老旧灌区渠道淤积、设施老化的困扰。目前,已完成骨干渠道颜倪灌区改造11余公里,惠及农田面积近17.4万亩,彻底解决“水到地头难”的难题。
“像我们家种300多亩水稻,以前要半个月至二十天才能完成,现在三天水就能上齐。”泗阳县王集镇庄黄村农户王前启说。
“新华灌区改造项目,拆建颜倪河干渠11公里,配套建设了智能监控系统,可实现科学精准灌溉,灌溉有效利用系数提高1.2%,每年可节约灌溉用水达100余万立方米,为农田灌溉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泗阳县新华灌区管理所负责人张云峰说。
据了解,今年我市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嶂山、新华等6个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总投资达11.33亿元,覆盖沭阳、泗阳、泗洪、宿豫4个县区、27个乡镇街道。目前所有项目都已进入扫尾阶段。工程全部建成后,将显著增强区域蓄水和供水能力,受益农田灌溉面积超过110万亩。焕然一新的灌区网络,畅通了农田“毛细血管”,让夏种用水更及时、更高效,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记者:张浩 泗阳融媒
编辑:张亚南
审核:潘磊 张乃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