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新区闸口村:“1235”工作法让流动党员“远走高飞不断线 走遍天涯总有家”

 

为进一步夯实党组织的凝聚力,宿迁市洋河新区闸口村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作用难发挥、管理难到位、服务难跟进等问题,推行“1235”工作法,切实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高飞不断线”。

 

建立一本名册,破解去向难掌握问题。实行“一人一册”动态台账,对流动党员流向进行动态排查,详细掌握党员基本情况。实行“专人专管、按月更新”的动态管理办法。

 

制定两项清单,破解作用难发挥问题。制定流动党员“权益清单”。为符合条件的流动党员提供党内关爱、职业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政策帮扶,让党员“流而有家”。制定流动党员“履职清单”。制定外出报告、定期汇报、交纳党费等5项履职清单,建立流动党员“人才回引”服务机制,把“反哺家乡、回馈家乡”作为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内容。

 

微信图片_20230806112745.png

 

推行三种模式,破解管理难到位问题。推行“结对帮扶”机制。通过不定期电话谈心、微信交流等方式,及时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工作动态,让流动党员联系“零缝隙”。推行“送学上门”服务。利用节假日流动党员返乡高峰期,开展“送学上门”服务活动为流动党员补课。推行“网络平台”助学。利用学习强国、微信群、党员大学习等网络平台,推送学习资料,通过腾讯视频连线的方式开展“三会一课”,确保“不缺课”“不漏学”“不掉队”。

 

实施“五大行动”,破解服务难跟进问题。寄送一份理包。以基层党员冬训活动为契机,为流动党员邮寄“红色理包”,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学”。开展一次关爱。为流动党员家庭做好农忙助耕、家庭照料、子女教育等帮扶工作,切实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心坎上。举行一次评比。通过流动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将积分结果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七一表彰的依据。进行一次走访。定期走访流动党员家中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提升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组织一次座谈。每年年底召开一次返乡流动党员座谈会,向流动党员通报家乡变化和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同时呼吁他们积极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充分运用自己的人脉与资源,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据悉,洋河新区闸口村党总支还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断健全完善“1235”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有效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讯员丨张艳娜 石   单
编   辑丨王子龙
审   核丨孙   晨
责   编丨陈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