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顺利完成前11批981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鉴定比对,成功为2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人。而这其中,就有一位宿迁泗洪籍烈士索维亮,他也是唯一一位DNA比对成功的江苏籍烈士。
索维亮,1928年出生,1952年9月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为了探访这段历史,记者联系到了索维亮的妹妹索为平,86岁的索为平老人母亲居住在泗洪县界集镇。二哥索维亮去当兵时,索为平只有8岁,二哥牺牲时,索为平也只有13岁。
索维亮烈士妹妹索为平说:“二哥哥个子很高,长四方脸,最帅,最好看的。”
索为平曾听母亲提起,二哥当兵之前,家里已经给他介绍了对象,可惜还没来得及结婚,哥哥便牺牲了,这也成了埋藏在老人心底七十多年的一道“伤疤”。家住泗洪县金锁镇乔庄村索庄的索长领是索维亮烈士的侄子,索长领回忆,小时候奶奶一提起二叔就哭。
索维亮烈士侄子索长领说:“当时才几岁,看到俺奶讲着讲着,眼泪就流下来,当时二叔在战场上牺牲了,她怎能不伤心。”
索长领记得,奶奶临终前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够将二叔的尸骨找回来安葬,但一家人都不知道从哪里寻找,一直没有完成这个心愿。那么,索维亮在朝鲜战场上经历了什么,又是怎么牺牲的?在宿迁市泗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记者找到了他的档案,翻开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1953年春夏之交,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尾声,美国一面谈判,一面却继续扩充南朝鲜军,做着长期战争的准备。面对这种两手政策,志愿军司令部决定发起“夏季反击战役”,以打促谈,争取更有利于和平的条件。7月6日,索维亮所在的志愿军第23军73师218团,攻占了位于铁原郡西北侧的281.2高地。7月7日到10日,先后击退敌人大小反扑47次,歼灭敌军1000余人。就在7月8日的一场战斗中,索维亮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天后,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索维亮和战友们牺牲在了黎明,把希望留给明天。
泗洪县金锁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罗威说:“索维亮烈士,他年纪轻轻就担任副排长一职,曾经荣立过四等功三次,由此可见他在战斗中非常英勇顽强。”
2020年9月,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牺牲近70年后,索维亮和战友们回到祖国的怀抱。2022年7月,泗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接到《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在韩志愿军烈士亲属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了解到有一位泗洪籍,名叫索维亮的在韩烈士,工作人员立即在全县19个乡镇(街道)294个行政村进行排查。
“因为在泗洪辖区内姓索的很少,正好我们当时金锁镇有那么一个小村庄,里面有十多户,都是姓索的,当时查到这个信息很激动,我们就去排查,见到一个叫索为平的老人,讲她的哥哥当时随我们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后来家里面接到的通知,牺牲在战场,但是一直遗骸没有运回来。”罗威说。
查到索维亮的亲属后,工作人员在2023年中秋节之前,带索为平和索长领、索长斌三个人到泗洪县人民医院进行了DNA采集,并把样本寄到北京去进行比对。
“2023年12月份接上级通知,索维亮烈士与索为平等3名亲属DNA样本比对成功,我们也成功为索维亮烈士找到亲属。”罗威说。
出征少年身,归来英雄魂。2024年清明节前,泗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特意组织了索长领等亲属前往索维亮烈士遗骸安葬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拜。
索长领说:“看到名字了,在英烈墙上,之前都是听大人讲的,后来看到名字就直接哭了。二叔没有结婚,我们是他最亲近的人了,这美好生活都是他们那一辈人奋斗出来的,没有他们在朝鲜打仗,中国现在也没有今天这样。”
从战火纷飞中挺身而出,到跨越山海魂归故里,索维亮烈士用生命践行了保家卫国的誓言,也在家族血脉中种下了忠诚与担当的种子。如今,家族晚辈中已有5人传承英烈精神,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这份“为家国挺身而出”的赤诚代代相传。
“目前,我弟弟家还有我堂兄弟家的小孩子都退伍回来了,我们家的小孩还在部队,为国家做一点贡献。”索长领说。
“这次索维亮烈士身份确认后,首次在媒体公开。作为家乡人我们也非常激动,也希望这种忠诚奉献、舍生取义的烈士精神能代代相传,激励更多的家乡儿女不忘初心、奋勇前行。”罗威说。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李宇 曹思鑫
融媒体编辑:邵严严
审核:解秀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