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流传着一句话,叫“彝家儿女会拿筷子就会绣花”。比如打籽绣、螺旋绣、缠针绣等等,楚雄彝绣72种针法里,有14种无法被机器替代,只能靠绣娘的手工缝制。
00后女生陈海燕就通过改良彝绣纹样,帮助绣娘实现在家门口“带着娃、绣着花、养好家”!
彝绣的中式审美惊艳,不仅在于其精巧的技法与绚丽的色彩,更在于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哲学与民族智慧。它既是对传统技艺的坚守,更是对当代生活的回应。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每晚18:00
宿迁综合频道《石头聊两句》
融媒体编辑:杨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