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110)丨“村咖”新业态推动乡村旅游新发展

 

咖啡遇见乡村,便成了“村咖”。“村咖”有多火?有外卖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年关将近时“村咖”销量猛增230%,“村咖”成了当下“新型年货”。其实,“村咖”并不是新鲜事物。这两年,在许多乡村,咖啡馆逐渐变多,吸引无数人到访打卡。一间间咖啡馆在悄然重塑乡村,为乡村带来新的活力和面貌。本期的他山之石从北京怀柔到陕西西安,看他们是如何将“村咖”注入乡村旅游,并促进文旅融合新发展。
北京怀柔:村咖带动乡村旅游
 

微信截图_20240804102712.png

6月12日,游客在河茵咖啡品尝饮品、观赏风光

  在北京郊区怀柔这个常住人口不过100余人的小村子,已经开了三家乡村咖啡馆。每到周末,仅河茵咖啡一天就要接待500多名顾客。在村支书王学永的记忆里,几十年来上王峪村都没有像现在这样车来车往。

  这间乡村咖啡馆坐落在距北京主城区约50公里的青山脚下,三面环山,一面环水。面向湖光山色,坐在树阴下的木椅上,迎着从湖面拂来的微风,静享咖啡香气的缭绕——人们从市区中驱车一小时来到小山村,为的便是这样的一刻。

微信截图_20240804102740.png

6月12日在河茵咖啡拍摄的一款咖啡饮品 

 和城市里的咖啡馆不同,乡村咖啡馆有开阔的水面,坐在湖畔吹吹风,一天的工作压力也就吹散了。随着中国咖啡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人们的咖啡消费需求也在逐渐走向多样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满足于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咖啡因带来的精力补给,也开始向往乡野间更悠闲、更放松的咖啡体验。

微信截图_20240804102750.png

6月12日拍摄的河茵咖啡

  社交媒体平台上,曾到访河茵咖啡的一位顾客留言说:“在湖边的咖啡馆坐一下午放空自己,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惬意,一切烦恼都被大自然的浪漫打消了。”还有网友评价,湛蓝的天空搭配绿湖青山,让人仿佛置身于意大利米兰周郊的度假胜地“科莫湖”。

  在上王峪村,距离河茵咖啡仅200米还有一家嵄落咖啡。顺着山势,这家咖啡馆在山间高低错落地摆放着百余个座位。嵄落咖啡主理人王春力2022年9月回到家乡创业,开设了这间乡村咖啡馆。

微信截图_20240804102820.png6月12日拍摄的——嵄落咖啡

  在学习了咖啡制作工艺,去全国各地的咖啡馆考察了解之后,王春力便在这3000多平米的院落里开起了这样一家以传统中国风为主的乡村咖啡馆。他还在其中加入了本土化创新元素,增加了一些新中式茶饮。

  “下雨天坐在咖啡馆眺望远方,山间云雾缭绕,正是最美的时候。”王春力介绍,有的顾客经常早上八点多就来了,在这儿坐上一整天,还有的一周会来两三次。

  随着魏铭、王春力这些年轻人在村里建起一家家乡村咖啡馆,都市的人流也在涌向这个原本闭塞的小山村。原来基本居住着老年人的村庄,开始有大量穿着时尚的年轻人前来拍照打卡,也有亲子家庭前来休闲度假。现在乡村咖啡馆带来了旺盛的人气,人们喝了咖啡后,还会顺带买些柿子、核桃等土特产回去,带动了村里农副产品的销售。并且,村里还建起了更多的乡间民宿和农家菜馆。

  不只是上王峪村,目前在整个怀柔区已经建起了70余家乡村咖啡馆,“村咖”已成为一种新型业态带动着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乡村咖啡馆等新业态的带动下,今年端午三天假期,怀柔区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28万人次,营收达7138.26万元。

西安:吃碗好面,喝杯村咖
 
 

酷暑时节,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一派繁忙和兴旺的景象。“家里面”农家面馆洋溢着麦香,年过花甲的老板盛兴和儿子盛颖欣一边招呼客人,一边端面送水。透明玻璃窗后的厨房里,老伴正在擀面、下面、配置调料。

得益于麦收后连续举办多届“忙罢艺术节”,村里的客流量与日俱增。今年“五一”前,他们将自家老宅加固整修后办起了“家里面”面馆。关中地方民俗“忙罢”指每年夏收结束农忙后,村民们聚会娱乐,共庆丰收。自2018年起,蔡家坡村将乡土变为艺术空间,将田野化为展演现场,用艺术激活忙罢节庆传统,通过举办“忙罢艺术节”,带动乡村产业、乡村治理、基层组织全面提升,走出一条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据统计,2023年蔡家坡村共接待游客51.6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400万元。

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一角 

味道地道、价格公道,“家里面”甫一开张,就受到游客的欢迎。周末,面馆的面粉消耗量在100斤以上,营业收入超2000元,周内日均收入也能超过1000元。距蔡家坡村不远处的栗峪口村,一家乡村咖啡馆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店内,客人三三两两围坐桌前,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享受着秦岭山脚下的乡村自然风光。宽敞明亮的后厨里,村里的“嫂子”们正神情专注地为咖啡拉花。

在这里从事咖啡师、服务员工作的当地妇女被亲切地称呼为“嫂子”,土锤咖啡主理人、“乡创客”王绘婷向记者介绍:“‘嫂子’们经过培训,都获得了专业机构的拉花师认证。我们咖啡店解决了十几位‘嫂子’的就业问题,她们和城里的咖啡师拿着一样的薪资,但在家门口就可以工作。”

6月20日,土锤咖啡主理人王绘婷(左)与服务员在店内制作咖啡。

以原生态、乡村风情为卖点,土锤咖啡馆已成为社交媒体上西安最受欢迎的网红咖啡店之一。除提供咖啡外,土锤咖啡馆还融合商务接待、图书阅读、艺术装置展览、文创产品售卖等功能,并采取“保底+分红”的模式,让村民们享受新业态带来的红利。

土锤咖啡馆成功破圈后,创始团队又成立“全村人”运营团队,为栗峪口村进行乡村创业项目的统一招商、管理和服务,吸引更多村民和青年创业者共建乡村。山泡茶、阿喵茶餐厅……目前,越来越多的“乡创客”在栗峪口村扎根创业,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2023年,栗峪口村人均年收入已达2.39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52.6万元。

6月20日,土锤咖啡馆服务员与小游客在咖啡馆内为植物浇水。 

近年来,西安市一体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多措并举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方位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发布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10条,培育蓝田荞麦花海等“西安农业景区”9个、阎良区康桥村等“西安乡村空间站”8个,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

 
 
 
 
 

如今,我国的乡村咖啡馆已经展现出丰富的形态。不仅在湖边、山上,咖啡馆还开到了树林中、田野间和果园里。除了北京怀柔,在浙江安吉、吉林延吉、重庆等地,山水田园间的乡村咖啡馆已经成为满足人们对乡野和自然向往的一个重要空间。细品之下,这杯“村咖”风味独特。独特在于超乎想象的新场景。松弛感的满足,也是不少人喜爱“村咖”的理由。相比于城市咖啡馆,乡村咖啡馆从颜值到产品,主打一个创意,令人惊艳,产生一种强烈的反差感。独特在于乡村发展的新面貌。近年来“村咖”的亮眼表现,是乡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生动缩影。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和“新村民”增多。他们跟得上潮流,新点子多。越来越美的生态环境,加上政策支持,为创业提供良好条件,为“村咖”提供适宜土壤。小小“村咖”,承载着创业者的生活理念和人生梦想。独特在于文旅融合的新路径。“村咖”火出圈,更多得益于乡村旅游的火爆,乡村旅游为“村咖”带来巨大客流量。乡村旅游这把“火”,把“村咖”的味道越焙越香,为推动文旅融合带来更多启示。

 
 

 

 

综   合:新华社

编   辑:朱梦晗
审   核:王军海    凌    子

 
 

监   制:薛胜宏
总监制:胡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