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城市在高温中喘息,当空调外机轰鸣声此起彼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经常悬挂在高楼外墙,用浸透汗水的工装换取千家万户的清凉。今天,我们就跟随其中一员,32岁的空调安装工马委,记录他在高温下的坚守。
早上6点,马委和父亲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征程。他们第一站是一个配备电梯的小区,这让父子俩省去了不少爬楼的辛苦。然而,搬运80斤的空调外机和50斤的空调内机到电梯口,还是需要消耗不少体力,父子俩用肩带勒住机箱,弓着腰,一步一挪把机器搬进电梯。楼道里通风不畅,进电梯时两人额头已经冒出了汗珠。
有的时候要爬楼,爬五六楼那种。现在天热了,单量就开始多一点了。有的用户因为天气热,他也着急,一天的话多的时候能装十几台空调。
这一位客户所住楼层较低,相对轻松许多,马委不仅迅速完成了安装,还细心地为客户清理旧空调的过滤网。做完来不及休息,马委和父亲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二家,这位客户住在9楼,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到达现场后,马委首先检查空调孔是否有问题,在他们进行高空作业之前,记者也体验了一次拧空调螺丝的过程。
马委:这个扳手固定这个,固定在这个上。
记者 高鑫茹:然后这个是固定。
马委:对,是这样弄。
记者 高鑫茹:这个是已经拧过了是吗?
马委:这个还没拧呢,刚对上,还没使劲。
记者 高鑫茹:感觉我劲儿已经用了差不多,等一下,我已经是用了我最大的劲了,你再检查一下。你还能再拧好几圈,那这是要拧到一个什么程度呢?
马委:这都凭感觉了,一般都是三圈半,一般正常人就是三圈半。
记者 高鑫茹:那它这个作用是什么呢?
马委:作用就是这边铜管跟这边铜管对接上去,相当于就跟一根管子似的,知道吧,不让氟利昂漏出,也不让抽完真空过后空气再进去。
记者 高鑫茹:如果说它没拧好,漏了,那属于是什么?
马委:属于安装责任。弄完过后再看看管子是不是平的,如果是斜口,拧了多次过后,这个管子变成斜了,就说明这里边没对接好,可能要重新做。
准备工作就绪,马委身着安全装备,小心翼翼地从9楼的飘窗翻出,一步步向下,最终蹲在墙壁外侧一个狭窄空间里,等待父亲将沉重的外机递给他。可谁能想到,马委曾是一个恐高的人。
都是慢慢练出来的,刚开始的时候在二楼都恐高,我慢慢接触,一点点练,然后才能行。
马委回忆起初入行的日子,对高度的恐惧与身体的疲惫交织成最深刻的记忆。他安装空调最高的楼层是40层,对刚入行时的他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如今,他已能从容面对,心中再无畏惧。
现在时间长了,心里边没有那种害怕心理了,刚开始干的时候,夜里回家都经常会做梦。
高温下工作,汗水湿透衣服是常有的事。马委说,一到夏天,他一天要喝十几瓶水,到客户家前先喝一瓶,再带一瓶,以防中暑。从确定位置到打孔、从搬运到安装,每一项工作都考验着安装工的体力与智慧。有时客户递来的一杯水,或是开启的风扇,都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干时间长了,经常会碰到,一到人家里边,有风扇的用户就会把风扇打开,然后给我们降温。
在马委的身后,总有一双关切的眼睛——他的父亲,作为副手,不仅递送工具,更在关键时刻为他系紧安全绳,确保每一次高空作业的安全。
他一个人出去高空作业比较危险,我也不放心,所以在后边给他干个副手,拿个工具。心疼肯定是心疼的,这是为了生活,不干也不行。
在这个夏天,马委和他的同行们,用汗水书写着责任与担当,用双手为千家万户送去清凉。他们是高温下的劳动者,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清凉使者”。让我们向这些默默奉献的工人们致敬!
详情请收看21:10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高鑫茹
融媒体编辑:邵严严
审核:解秀晴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