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区用“三心”解“三难” 获赞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沭阳县沭城街道叶庄社区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用真心、热心、恒心破解群众生活中的现实难题,使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社区的“三心”解“三难”做法赢得群众纷纷点赞。

“用热心”破解小区管理提升难

      叶庄社区有四个居民小区,最大的小区约7千户,近2万口人,最小的小区也在千户以上。小区每个网格员的服务对象一般都在700户左右,最大的小区一个网格员的服务对象近千户,加之小区都是物业企业自治管理,事必出现人少事多管理难问题。进而出现网格员“单兵作战”、物业企业“单方管理”、小区居民“单线联系”等一系列问题。自2021年小区成立党支部以后,小区以支部引领为主导,根据组织推选、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等方式,4个小区共选优配强163名楼栋长,紧接着各小区又相继成立了红色业委会,小区在党支部、网格员、物业企业、红色业委会、楼栋长五方管理力量的基础上,综合执法队伍、律师、法官、警官、检察官等社会力量也陆续进入小区,形成了7方联动,紧密配合的管理服务体系。现在各小区的服务人员、“管理队伍”近60人,较原有管理能力提升了30倍。彰显了“五合并举”的管理职能、服务效能,即,思想上融合、体制上结合、服务上迎合、效果上综合、功能上整合。

有一居民小区主干道长期停放一辆僵尸车,原有小区保安采用广播宣传、贴单告知仍无效果,在小区党支部的组织下,以综合执法为主体力量,采取7方联动的方法终于将僵尸车拖离主干道,可谓是道路通畅、人心顺畅。

“用真心”破解群众诉求落实难

      叶庄社区在接待、处理群众诉求事项过程中,做到见真心、有耐心把诉求人当成自家人,把诉求事当成自家事,变被动接待上访为主动入户走访。社区党委书记韩梅在带人“户户到、人人访”过程中,到翰林府第小区走访时,居民反应最强烈的问题是电动车停车难、充电难,消防通道被车辆占用等问题,针对居民反应普遍集中的问题,韩梅先后3次到该小区实地查看,亲身感受居民的急、难、愁、盼。她随即组织小区党支部、物业企业、红色业委会、楼栋长、综合执法队伍、志愿者服务队、网格员等多方力量进行会办,并得到大家一致支持。前后仅用2个月时间筹集资金21万多元,分别于6处建起2800多平方米钢架结构非机动车停车棚,解决了2500多辆电动车集中停放、集中充电问题。

      美好家园小区是全县最大的居民安置小区,居民晒衣难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根据居民的诉求结合文明创建的标准要求,在该小区85幢楼单元门前统一安装160处晾衣架,解决了居民晒衣难问题。

用恒心”破解社区治理难

      叶庄社区通过支部进小区,入户大走访,着重从6个方面排列社区治理内容。针对排查出的治理内容,各小区党支部每周组织一次综合执法大巡查,结合本周的居民诉求事项,及时清理、查处车辆乱停乱放问题、飞线充电问题、油烟扰民问题、小区内摆摊设点问题;其次是搭建警民融合、共建共融平台,实现矛盾化解三步走:就地化解—联合化解—专家化解。首先,网格员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的矛盾纠纷能就地化解的就地化解。2021年6月底,网格员在登记信息时发现新疆籍人员米吉提因烧烤摊位问题与美好家园小区菜场管理人员发生冲突,网格员立即组织双方现场调解,成功化解一起涉疆矛盾纠纷。其次,网格员无法就地化解的,通过警务室联动化解。将居委会老干部、老党员及物业管理人员纳入到矛盾调解中来,以多元化助力,推动难事了结。最后,对工作中遇到的专业性较强的矛盾纠纷,邀请派出所专家库调解员参与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促进了警民共建的深度融合,达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效果。

      在“全员下沉大走访,聚焦群众急难愁”社会治理工作中,叶庄社区组织社区各方便力量,走访群众3800多户,受访人员达11590多人次,了解到的居民诉求事项4大类问题共110多件次。社区通过协调整合力量,已解决35件,承诺近期解决的27件,还有一部分社区无力无权解决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在做好解释说服工作的同时,将问题分门别类向上级各职能部门汇报,确保小问题不出小区,一般问题不出社区。叶庄社区还把关注诉求源头、掌控信访动向、落实就地化解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叶庄社区在综合治理过程中,有3户赴省去京上访的人和事被就地化解。(徐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