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青海湖路小学隆重举行了2024年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四季创美:生成式儿童美育的实践探索”开项论证会。江苏省教育厅原二级巡视员马斌、南通大学原副校长周建忠教授、《江苏教育》副主编朱从卫、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郑旭东教授、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党委委员苗彩成等专家莅临指导,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论证,并提出了宝贵意见。




在校长杨海燕的引领下,专家们参观了撷青园、稷下亭、清澜湖、雀蓝苑、创客教室、青厨房、文化长廊、国学作品等校园景观,深入感受了“四季创美”与校园文化的点滴融合。
在微澜书院举行的开项论证会上,杨海燕校长从“缘,为什么”“立,是什么”“思,有什么”“创,建什么”四个方面详细汇报了项目实施方案。她说,“四季创美”项目旨在通过生成课堂模型塑造美育学习新样态,以四季课程统整形成美育课型新谱系,并以数智赋能评价促进美育素养新成长。
青海湖路小学袁媛主任以“点”“染”“晕”三个关键词,介绍了“四季美·中国风”课程,强调学生在课程中提升中华素养,成为爱自然、有诗心、懂礼仪的现代中国少年。赵晗校长则汇报了“童耕童馔”课程,通过四季种植与美食制作,涵育学生的劳动品格与审美能力。左永娟委员解读了“家乡是个好地方”课程,以家乡风物为媒,引领学生发现家乡之美,对话传统文化技艺。
郑旭东教授对校园文化的显性化呈现表示赞赏,并指出生成式学习范式与美育的深度融合是项目研究的关键突破点。朱从卫副主编肯定了项目主题的研究价值,强调前瞻性研究需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探索,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周建忠教授对项目主题进行了深度剖析,认为“四季”是范畴与依托,“生成式”是路径与策略,需紧扣“创”字核心,共同指向儿童美育目标。
江苏省教育厅原二级巡视员马斌高度评价了青海湖路小学的“内涵建设”与“美育浸润”特色,提出校园应以“四季创美”为经纬,融童趣于自然,汇传统于创新,构建全景式美育生态,实现创美立人。
莺啼启智,芳华待灼。青海湖路小学将以今日之思化为明日之行,以生成式学习为锚点,构建美育范式,助儿童撷四时之美,成生命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