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聚 乘风而行——宿迁市乡村小学语文教育带头人培育站第二十六次研修暨结站活动举行

繁花烂漫,柳絮轻扬。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近日,宿迁市乡村小语带头人培育站迎来了第二十六次研修活动暨结站仪式。宿迁市教师发展学院院长徐维军,宿迁市乡村小语教育带头人培育站主持人杨海燕,宿迁市乡村小语教育带头人培育站导师王慧慧、宿迁市高新区中心学校校长周利清,宿迁经开区“1335培养工程”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工作坊导师左永娟及培育站所有学员参与了本次活动。

 

微信图片_20240512125736.jpg

 

 
 
 
 
 
 
 
01活动一:教学展示

 

微信图片_20240512125744.jpg

 

青海湖路小学韩露主任为我们执教《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词教学,向来是教学重点与难点。韩主任课堂板块清晰,层层进阶,揭秘此诗成为“唐诗送别,此为绝唱”的三个原因,让学生深刻领悟到诗中所隐藏的复杂的送别之情,千言万语,只道:诗在,长安就在!学生在韩老师的诗意课堂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202.jpg

 

 沭阳第一实验小学金凤校长执教《毛毛虫》。语言温婉亲切,整堂课让学生与听者如沐春风,自然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讲。教师把生字词教学无声地贯穿到文本阅读中去,既感受到了藏在文字中的情感,又深入学习了字词,最后用一个问题:“小毛虫变成小飞蛾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什么词语?”把课堂引入高潮,情感与知识的巧妙融合,让课堂呈现异彩纷呈。课堂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对比阅读,入情入理。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208.jpg

 

两节课结束,培育站高丽老师分别从教法、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教学资源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中肯的点评。她提到,韩老师通过平仄教学让孩子从语调上产生轻重变化,又采用《阳关三叠》以及欣赏唱曲多种方式来表现诗歌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激发阅读兴趣。课堂中多媒体的融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感受到当时盛唐的繁华与强大。金校长深入挖掘文本语文要素,字词句段篇的训练都恰到妙处。多种方法认识生字词,用对比朗读,训练朗读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习得方法与技能。这些具有梯度性的知识和资源的训练,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核心素养。

 

 
 
 
 
 
 
 
02环节二:成果汇报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214.jpg

 

学员们分组进行研修成果汇报,大家表示要放远眼光,脚踏实地,敢于思考自己的未来,珍惜自己的岗位。培育站的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学习的脚步不会停止。学员们纷纷表示,会将在培育站中所学所思所悟所感付诸于教学实践中,以积极的姿态、全新的理念助推宿迁小语教育高质量发展。

 
 
 
 
 
 
 
03环节三:专家讲座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221.jpg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226.jpg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231.jpg

 

王慧慧《小语教师发展的关键能力》

导师王慧慧就《小语教师发展的关键能力》这一专题展开讲座。小学语文教师的发展需要具备多种关键能力,以应对教育领域的挑战和机遇。这些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学生互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跨学科整合能力、创新教学方法、评价与反馈能力以及自我学习与提升。通过不断发展和提高这些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左永娟《让核心素养生长》

在语文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奠基人,从教学语言到思维方式,从专业知识到文学功底都尤为重要。要不断回归儿童世界,守望他们的心灵家园,用语文教师的智慧之光照亮儿童的生命历程,让语文课堂洋溢着思维的火花和浓浓的语文味。

 周利清《提升教师的课程研发能力》

 随着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广大教师应把它作为自身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学会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学会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并在规范的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进而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04环节四:风采展示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236.jpg

“有幸遇见青小,邂逅杨校,成为青小编外的候鸟。四季轮回中,我们跟随杨校一起学习新课标,整合大单元,解读任务群,设计真情境,落实真活动,探究新思路。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我们在破与立之间寻找突破,我们在教与学中熔铸新生。”结站前夕,培育站成员戚春艳老师带领沭阳组学员将自己近3年参加培育站的经历和感受凝练为《遇见青小,只此青绿》。结站仪式上,全体学员饱含深情吟诵了这篇文章。吟诵中,三年的学习时光,仿佛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在大家眼前展开,大家将所有情感融进诗中、融入诵读中,表达着时光的荏苒和知识的沉淀。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240.jpg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245.jpg

泗洪县归仁中心小学李笋校长和沭阳县学府路小学戚春艳主任分别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李笋校长回顾了在培育站的学习历程,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感悟和收获,表达了对培育站主持人、导师、授课们无私传授与尽心报告的感激之情。

戚春艳主任则从“初遇青小,“语”你同行” “邂逅杨校‘文’名相随”“告别青小,‘研’途再出发”“回望青小,‘学’无止境”四个方面回顾了自己的学习历程,用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对导师和同学们的感谢,以及对未来教育事业的期许。他们的发言情深意切,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

 
 
 
 
 
 
 
05环节五:总结发言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251.jpg

 

培育站领衔人杨海燕校长作《“语”你相逢,万水千山》为主题的成长规划讲座,并作结站经验分享发言。2021年8月,24位乡村小语骨干教师与三位导师云端相逢,从此开启了一场深度研修之旅。培育站以提升“课程领导力”为目标,定位“做品质的研训、有难忘的回忆、有引力的语文”。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257.png

 

培育站为学员们制定了合适的研修目标,提出了培育站的工作计划和方向,设计了六个发展性模块:个性分析及生涯规划、课程文化解读及观摩、主题课程设计及实施、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实景课程开展及组织、课程成果汇报及评价。形成了导师成长制1+1、项目引领制1+1、伙伴协同制1+1的特色发展路径。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300.png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304.png

 

通过两年培育,学员成长为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乡村教育带头人,每个学员在成长中都向前迈了一大步,培育站学员做到人人有突破,个个有进展:在小学语文活动优质课评比或基本功大赛中,获得3个江苏省一等奖;35个宿迁市一等奖或二等奖;执教省级、市级公开课31节;学员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研修主题相关论文20余篇;在省级论文竞赛中31篇论文获一二等奖;成功申报省级、市级课题20项,其中省重点课题3项。培育站有18人获得宿迁市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同时,每位学员还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带到教育工作中去,积极破解教育教学难题,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以点带面,引领小学语文乡村教师发展,推动小学语文乡村教学改革,实现从“一个人的优秀”到“一群人的优秀”的跨越。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308.png

 

杨校长更是在会上回顾了学员们之间温情的瞬间,情到深处,几度哽咽。两年多的时间一起成长,一起反思,一起复盘,宿语素语,浅言深行······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313.jpg

 

最后,徐维军院长以《坚守“三自“原则  成己助人育贤》为题,对培育站全体学员提出期待和希望。期待大家能够摆正心态,淡泊名利,坚守初心,以高尚师德赢尊重,以过硬实力发光热,以德艺双馨育贤良。一是“自主蓄力,厚积薄发”,通过读书、实践、反思、研究等手段积蓄能量,并通过写作表达学术观点。二是“自研定向,落地生根”,通过凝练教学主张、建构教学模式,塑造教学风格、转化研究结果,把自己历练成名副其实的名师。三是“多维进阶,自成一家”,通过理解课程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加强监测评价,提炼成果辐射等,形成学科话语权,扩大个人影响力,形成更大受益面,为提高区域教育质量,作出名师应有的贡献。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318.jpg

 

徐院长和导师们肯定了大家的研修成果并为大家颁发奖杯。

 

微信图片_20240512130322.jpg

 

寒来暑往,宿迁乡村小语带头人培育站奋笔书写美丽的华章。每一次研修都是智慧在流淌,每一位成员都在春风化雨中拔节生长。研修已落下帷幕,学员们将携手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秉承执着的专业情怀,在探索教育之路上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