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是依托森林生态系统,在不破坏林木生长的前提下,利用林下空间开展种植、养殖、采集、旅游等活动,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出“积极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稳妥开发森林食物资源”。
近年来,宿迁积极鼓励发展林下经济,涌现出一批发展林下经济的好做法,这些做法集中展现了各地依托林地资源,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之间找到的平衡点,为我市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样板。我们将分期发布这些特色做法,旨在为地方政府、涉林企业以及林农提供发展思路,促进林下经济模式创新

01
本期介绍林下种植特色做法:
根据薄壳山核桃(碧根果)林不同生长阶段,探索林下多元化种植模式,林下种植农作物、林下种植中草药等,采用“以短养长”发展模式,破解碧根果种植周期长、见效慢的难题。

泗阳广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林下经济特色做法
↓滑动查看全文↓
一、发展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绿色、有机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这为泗阳广勤农业发展公司发展林下经济、生产高品质农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公司精心打造出规模达270亩的碧根果种植园。从选种到日常栽培,全程遵循生态种植理念,实施标准化管理,为发展林下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一)发展多元种植模式。积极探索林下经济“以短养长”发展模式,破解碧根果种植周期长、见效慢的难题。利用碧根果林下茬口种植多种作物,如山芋、冬瓜、青豆、豆丹,中草药芍药,还培育优质种苗,充分利用林下空间。
(二)延伸产业链。目前已建成了400平方米的碧根果初加工车间,配备两台饱满分拣机与一台大小分选机。这些设备可精准筛选出优质的碧根果,确保产品品质。同时公司打造自有品牌碧根果仁、碧根果油等深加工产品。
(三)借助科技和人才力量。公司积极与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三、主要成效
(一)经济效益。2024 年,林下种植的冬瓜收益45万元,山芋实现收益20万元;豆丹收益6万元;碧根果苗实现收益20万元;芍药种子产值2.5万元。林下种植年度净收益83.5万元。
(二)社会效益。解决周边农户剩余劳动力问题,年度用工人数为16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公司的加工服务还辐射到泗洪、新沂、淮安等周边碧根果种植户,有效解决了他们的销售困境,带动了区域碧根果产业的协同发展。
(三)生态效益。夏季,林下种植山芋,山芋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的特点,其藤蔓还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种植青豆养殖豆丹,豆丹采收后的秸秆还田,成为良好的绿肥。芍药花期与碧根果花期同步,吸引了大量蜜蜂,为碧根果授粉提供良好机会,提高了碧根果8%坐果率。

泗洪县科晖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园基地发展林下经济特色做法
↓滑动查看全文↓
2006年,泗洪县科晖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园在大红山成功引种薄壳山核桃(碧根果)。为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资源,提升土地综合效益,解决薄壳山核桃生长周期长、前期收益慢的问题,生态园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南京林业大学强化产学研合作,重点推广林药复合种植模式。

二、 主要经验与做法
(一)创新“林药复合”经营模式。依据薄壳山核桃林不同生长阶段(幼林期、成林期)形成的郁闭度差异,科学选择种植习性匹配的中草药品种(如杭白菊、黄山贡菊、白及等),实现“以短养长”。
(二) 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紧密合作,开展林下适生中药材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攻关。相关技术应用提升了中药材产量与品质。
(三)构建多元化销售渠道。线上:搭建官方电商平台,入驻淘宝、京东等主流平台,销售“山果大叔”牌碧根果仁及林下中药材;利用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合作生鲜电商平台提升知名度与销量。线下:与商超、中药材采购商建立稳定直供关系;积极参加各类林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展示成果,拓展客户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 综合成效
(一)经济效益。薄壳山核桃主产业:进入丰产期,单株优产突破80斤,产量逐年提升。“山果大叔”品牌市场认可度高,销售额稳步增长。林下中药材产业:“林药复合”模式有效盘活林地资源,创造可观收益。林下种植中草药200亩,净利润达45万元。集中采摘期临时用工最高达200人/天。
(二)社会效益。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参与,在种植、管护、采摘、加工、销售等环节创造大量就业岗位,2024年带动固定就业30人,季节性用工显著,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带动当地运输、包装、加工等关联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作为省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两山”理论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农民、从业者参观学习,普及推广薄壳山核桃种植与林下经济发展经验模式。
(三)生态效益。药材根系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湿度,抑制杂草,促进薄壳山核桃生长;枯落物分解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改善了大红山原本贫瘠的土壤状况。

泗洪金海岸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发展林下经济特色做法
↓滑动查看全文↓
一、 发展背景
泗洪金海岸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海岸公司”)坐落于“中国碧根果之乡”——江苏省泗洪县瑶沟乡,以碧根果产业为主导,年产绿色认证碧根果百余吨,这为发展林下经济奠定了坚实的林地资源基础。

二、 主要经验与做法
(一)创新经营模式
公司核心做法是充分利用碧根果林及其林下、水域空间,构建多层次、复合型生产系统。
1. 林下种植:根据季节轮作,科学规划林下空间。种植油菜(11月至次年4月)、小麦(11月至次年5月)、红薯(6月至10月)。此外,还种植水稻、冬瓜等作物。
2. 林下生态养殖:在林下空间散养土鸡,法国番鸭、鹅、巴马香猪。
3. 水域综合利用:集约利用改造后的排灌水系,进行水产养殖,如鲢鳙、鲫鱼等。
该立体种养模式显著提升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空间利用效率和综合产出效益,实现了“一地多收”。
(二) 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
1. 产学研合作。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保持合作关系,积极引入先进技术,获得智力支持。
2. 技术创新与应用。注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自主研发并拥有“开角稳枝装置”“树根保护装置”等实用新型专利,有效提升碧根果种植管理效率。积极引进“试管红薯苗”等技术,提升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三)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依托丰富的碧根果林资源,公司积极开发森林旅游、研学教育、农家乐等项目。进一步深化旅游资源挖掘,促进碧根果种植(一产)、产品加工(二产)与森林旅游/研学(三产)的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三、主要成效
(一)经济效益。通过林下种植粮油作物、经济作物以及生态养殖、水产养殖,显著增加了经营收入来源。2024年,林下经济部分实现增收达130万元。立体种养模式最大化利用了土地、空间和水资源,提高了整体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社会效益。公司建立了完备的生产技术规程,配备检测室、投入品室、培训室及设施厂房,具备较高的生产标准化水平。公司通过打造集种植、加工、科研、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在业界树立了良好口碑,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其成功的多元化立体发展模式,为当地及周边农户提供了可学习、可借鉴的样板,发挥了显著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生态效益。林下种植、养殖及水产品的复合模式,丰富了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关系。这种多层次、多物种的复合系统,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促进了生态平衡。
来源: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融媒编辑:许秀莲
值班编辑:刘青青
责任编辑:朱 利
审核:汪相宏
监制:汪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