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积极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推动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进行升级优化,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走进江苏金牌厨柜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机械臂正以流畅的姿态抓取板材,精准完成切割、打磨等工序,这些接入工业物联网系统的生产线,正在重新定义橱柜制造的效率标准。
“目前,我们有近20条生产线已经全部接入工业物联网系统,数控设备之间可以实现毫秒级协同作业,设备利用率提升到95%以上,远超传统的生产模式。”江苏金牌厨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小东说。
在高效运转的生产线背后,一套强大的数字管理系统正在发挥关键作用。它不仅让生产过程更加透明,也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智能制造带来的高效与高质量,有力支撑了企业业务的快速扩张。
“依托AI的算法,同一产线同时处理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订单,真正实现客户‘所见即所得’的个性化定制。一套橱柜从设计到出厂,周期从原来的7天到目前最快可以48小时出货。”王小东说。
搭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快车,传统产业正在焕发新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效益。在洋河股份智慧酿造车间,随处可见的标准化生产流程让人耳目一新,机械臂、无人运输车在数字化系统的精确调控下,高效运转。全流程自动化、数字化,实现了对生产中的十二大类2000多个工艺点、4500多个数据点的分析与建模。
“智能化酿酒车间酿造标准的实施,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生产效率提高2.5倍,人员节约57%,吨酒生产成本降低了35.5%,出酒率提高2%—3%,优级品率提高10%—15%,成为白酒行业首家省级智能工厂。”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翔说。
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宿迁正以系统性举措推动 “智改数转” 向纵深发展。今年以来,宿迁全市上下围绕《宿迁市新一轮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统筹实施产业链培育、项目招引、“智改数转”等举措,推动企业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8家企业获批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今年,我市还将加快传统产业焕新,推进“三化”转型,实施数智化改造项目100个以上、绿色化改造项目100个以上、设备投资超千万元技改项目200个以上。
记者:吴兆刚 薛瑾
编辑:薛金涛
审核: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