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宿迁》——吴印咸故居

 
 
 

吴印咸故居

 
 

在党史中、课本上、档案里,您是否看过中共七大会议、白求恩大夫、南泥湾开荒等经典画面?这些经典照片和珍贵影像,都出自宿迁走出的中国摄影大师吴印咸之手!今天,就跟随我们一起到沭阳,寻访这位以光影记录时代的摄影大师!

image.png

吴印咸,是中国共产党摄影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最早的摄影艺术家。1900年,吴印咸出生在沭阳,199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如今的吴印咸故居,依据原貌复建,由故居原貌、艺术展厅、光影公园、传承基地四个部分组成,通过童年记忆、家国情怀、红色人生、毕生夙愿等不同主题,展现光影大师的光辉一生。

image.png

走进吴印咸故居,堂屋上题写着“种德育贤”,中堂是一幅梅花国画,以及由吴印咸父亲吴铁秋先生所写对联“铁骨冰心,我有我在;秋阳春日,时乎时然。”,体现出教育世家的情怀和品格。

image.png

吴印咸的父亲——吴铁秋,是沭阳县立高等小学的第一位校长,思想十分进步。

1927年,吴印咸在上海拍摄《难兄难弟》,以两头戴着面罩的毛驴,隐喻广大人民高压下失去自由的生活;《呐喊》,以疾声大喊的人物形象,展现人们反抗压迫的内心世界。他参与拍摄的《风云儿女》、《马路天使》等经典电影作品及其剧照,都表现出吴印咸批判社会现实、追求社会变革和思想革新的倾向!

image.png

 
艺术展厅
 
 

1938年,38岁吴印咸迎来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他从上海毅然前往延安,开启了他的红色摄影生涯。延安浓厚的革命氛围,深深感染着吴印咸,他完全投入到了一种新生活,摄影创作更加贴近时代。在印咸故居的艺术展厅,精选展出了这一时期,吴印咸大师的65幅代表作品。

image.png

从1938年到1945年,吴印咸在延安拍摄了大量纪实作品,像《运筹帷幄》、《红缨林立》,特别是这幅代表作《艰苦创业》。建国后毛主席再看到这幅照片时说:“这张照片拍得最好,《艰苦创业》最能够表现时代

 
 
三名公园
 
 

走出艺术展厅,我们看到的三名公园是为了纪念吴印咸先生在电影事业上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吴印咸也致力于我国的电影和摄影教育事业。

image.png

作为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吴印咸对中国摄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拍摄了第一部人民纪录电影《延安和八路军》,筹建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和中国第一所电影教育高等学府北京电影学院;编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高等学校摄影教材《摄影艺术表现方法》。

image.png

在长达70年的摄影艺术生涯中,吴印咸拍摄了数万张黑白和彩色照片;拍摄了7部故事片和5部纪录片,曾获得全国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摄影奖”;编撰了20多本摄影艺术专著;举办了近20次个人摄影展览。文艺服务人民!吴印咸的名字与他的作品深深刻入人们的记忆和新中国影史,他的一生,因光影被世人铭记!

image.png

如今,在大师的家乡沭阳,小印咸摄影社团、印咸书局、光影公园等公园、书店、剧团,都传承、发扬着吴印咸一生爱党爱国、匠心摄影艺术的精神!

image.png

想了解大师的生平、感受大师的家风、欣赏大师的作品,您不妨到宿迁沭阳的吴印咸故居,走一走、看一看!

 
 
END
 
 

制作:柴栋 齐娜娜

编辑:方正

审核:苗苗  倪娜

监制:薛胜宏  朱颖

总监制:胡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