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疟疾日:防止疟疾再传播 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今天是世界防治疟疾日,明天是第17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止疟疾再传播,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世界疟疾报告2023》显示,2000年至2022年,全球疟疾发病率下降28%,死亡率下降50%,全球疟疾防控成效显著。但疟疾仍是当前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了解,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重症疟疾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治疗会危及生命。

 

 

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姬会春说:“疟疾的临状表现一般发病前往往是有一个乏力、不适和厌食。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出汗,可伴有头痛,多次发作之后,可引起一个贫血和脾肿大。重症疟疾患者可以导致脑、肝、肾等脏器的一个损害,并可以引起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甚至多系统功能的衰竭。”

 

 

疟疾,在我国曾经流行非常严重,上个世纪40年代每年约有3000万疟疾病例。通过几代中国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青蒿素、药浸蚊帐和“1-3-7”工作模式等抗疟“中国方案”不断涌现,尤其是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发现的疟疾特效药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重大贡献。2021年6月30日,我国正式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市民时女士说:“我知道疟疾还是因为家里人告诉我他们小的时候会得高烧,严重的会导致死亡,之后屠呦呦的青蒿素解决了这个问题。”

 

 

医生提醒,当前全球疟疾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国每年仍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危重症及死亡病例时有发生,再传播风险持续存在。五一临近,特别是往返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流行区的人群,应注意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咬。一旦出现发冷、发热、胃肠道反应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向医务人员主动告知出国史,提醒医务人员筛查疟疾。

 

记者:黄星月 曹钰蓉

编辑:涂海燕 王淼

审核: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