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精彩 | 大兴中心小学:从乡村球场到全国赛场 学校变身“足球摇篮”

 

2025年江苏首届城市足球联赛的热度,让大家再次聚焦足球事业。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校园足球的持续发展,深化体教融合,将足球运动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看看那里是如何成为孩子们的“足球摇篮”。

 
 

 

 

下午3:30,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的绿茵场准时沸腾起来。伴随着清脆的哨声,孩子们迅速列队集结。运球、急停、变向……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在阳光下挥洒汗水。

 

 

 
 
 
 

         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学生 施向楠

我是幼儿园开始踢足球的,当时是看我哥每天热血沸腾地在那训练,我也想训练,然后我就开始热爱了,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加入了校园足球(队)。

 

漫步校园,浓郁的足球文化扑面而来,标准化球场整齐排列、足球展厅里陈列的百余座奖杯熠熠生辉。一所乡镇小学何以钟情于足球?校长王强告诉记者,这源于一个偶然的契机。当时正值全省大力推行“一校一评”政策,鼓励校园塑造体育特色品牌,经学校管理层研究,决定将足球运动作为校园特色教育进行发展。

 

 

 
 
 
 

         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校长 王强

从幼儿园开始启蒙,到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逐步根据孩子的爱好特长,特别是兴趣这方面,选拔一批有天赋、兴趣足、家长又特别支持的这些孩子,专项训练足球。

 

 

2013年,大兴中心小学正式组建了校园足球队。多年来,学校着力打造“专职+兼职”的优质教练团队,12名专业教练用他们的专业技术和满腔热忱,悉心打造孩子们的足球梦。荣誉墙上,校队的辉煌战绩熠熠生辉,2015年宿迁市阳光联赛双料奖牌、2016年“青禾杯”全国一等奖、2016至2018年“市长杯”大满贯,以及2023年市运会女子组三连冠等多项殊荣。

 

 

 
 
 
 

         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校长 王强

我们现有的队员是169人,其中参加“区长杯”和“市长杯”比赛的孩子是86人。我们学校一共有4支队伍,男乙、女乙、男甲和女甲,可以说特别自豪。

 

小学阶段的培养,仅仅是孩子们足球梦想的起点,如何让这些“足球苗子”持续成长,成为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为破解升学衔接难题,市、区两级创新建立“一条龙”培养体系。足球特长生可整体升入优质中学,既保障文化教育,又延续团队默契。

 

 

 
 
 
 

         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校长 王强

现在我们(宿豫)区教育局对于我们学校校队,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我们给每个队员,根据孩子训练的结果,包括他的文化成绩,还有孩子的综合素质各个方面进行建档。成绩特别优异的孩子,可以说是上大学通道,上“985”、“211”这种可能性就有了。

 

 

 
 
 
 

         宿豫区教育局二级主任科员 钱程

畅通小学、初中、高中相互衔接的升学体系,加大特色学校创建,力争每年参与校园足球训练学生达到2000人以上,参赛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

 

 

十余年间,大兴中心小学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乡村孩子足球专业成长,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清晰路径。学校像一座足球人才的“摇篮”,共挖掘、培养了近 40 名国家级运动员。

 

 
 
 
 

         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校长 王强

我们不会辜负我们的孩子,一定不会辜负每一位宿迁父老乡亲的期望,他们一定会在体育赛场上更快、更高、更强,努力地为家乡父老争光。

 

 

 
 
 
 

         宿豫区教育局二级主任科员 钱程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改革,推动青少年校园足球持续发展。同时坚信校园足球虽任重道远,但未来可期。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蔡依瑾 宿豫融媒

融媒体编辑:杨雅竹

审核:解秀晴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