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我在岗:宿连航道建设忙

国庆中秋假期,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团圆欢聚的时刻,宿连航道二期工程的建设者们依然坚守施工一线。他们抢抓金秋施工黄金期,全力推进工程进度,用汗水与奉献谱写出节日里最美的劳动赞歌。

坚守岗位,工程建设“不停歇”

清晨8点,工地上已是机器轰鸣,一片繁忙景象,这样的施工节奏将持续到傍晚6点。

“手头的活不能停,得趁着天气好,把这钢筋骨架扎完。”58岁的钢筋工赵永成边说边熟练地操作着绑扎钩,那手套已磨破了边。他和4名工友主动放弃休假,承担起东风桥的钢筋绑扎任务。

image.png

(图/张堃)

安全员老刘一早就背着工具包巡查现场,仔细检查钻机钢丝绳和模板牢固度,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也为节日坚守岗位的建设者们准备了月饼、苹果和香蕉等,工人王建国把部分食品收在宿舍抽屉里,笑着说:“留两个月饼,等中秋夜和家人视频时‘云分享’,咱也赶个时髦!”

多桥同步推进,工程建设“加速跑”

在205国道跨航道桥施工现场,12台钻机同时作业,已完成32根桩基施工,占总量的65%。项目总工王琦手持测斜仪,认真监测每根桩的垂直度。每根桩都必须精准,差一点都不可行。工人们形象地比喻,这是在为桥梁打下“地下根基”,只有钻得深,桥才能站得稳。

与此同时,红旗桥和文集桥的支架拆除工作也在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80%的拆除任务。“支架就像桥梁的‘临时拐杖’,现在桥身稳固了,才能逐步拆除。”现场技术人员解释道。

东风桥桥面底层铺设已结束,目前正在进行钢绗架油漆喷涂、照明设施安装等。陆口桥施工现场更是热火朝天,搅拌车穿梭往来,单日混凝土铺设量达800立方米。值得一提的是,施工采用了智能温控技术,有效解决了昼夜温差导致的裂缝问题,确保了工程质量。

image.png

(图/张堃)

一桥贯通两岸,便民利民见实效

“以前汛期河水上涨,河边道路被淹,村民去对岸要绕好几里地。”项目协调员许众回忆说。陆口桥施工前专门修建了临时通道,如今,傍晚常有村民沿通道散步,向工人打听桥通车时间。“快了!快了!”工人们总是笑着回应。

村民到邻镇,原本要绕行半小时,桥通以后,上桥5分钟就能到。更令人期待的是,宿连航道全线通航后,千吨级船舶可从宿迁直航连云港,船舶少走60公里水路,单趟运输成本能降低四分之一。

image.png

(图/张堃)

据悉,宿连航道工程西起京杭大运河宿迁城区段,东至连云港港疏港航道,按三级航道标准建设,是江苏省干线航道网“两纵五横”主骨架最北“一横”。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宿迁在水路运输方面的“洼地”,结束徐宿连地区缺乏高等级横向航道的历史,对构建苏北地区江河湖海联运网络、助力宿迁人民实现“通江达海”梦想具有重要意义。(文:朱文静  图:张堃)

文:朱文静  图:张堃

编辑:马晓琳

责编:凌子  驰骋

审核:王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