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指穴:联络气血、补阳益气 —— 外关穴

 
 

 

 

 

INVITE

 

 

 

 

 

循经指穴

 
 
 
 
 
 

 外关穴 

 
 
 
 
 
 
 

之前的节目给大家介绍了可止眩晕止呕吐的要穴内关穴,今天再来给大家介绍可联络气血、补阳益气的——外关穴。外关穴在前臂外侧要处,犹如关隘,故名外关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少阳之络,八脉交会穴之一。该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腕背横纹向上三横指,两寸,前臂两骨之间凹陷处即是,与正面内关相对。

WeChat_20250214152542.mp4.00_00_52_11.Still001.jpg

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止痛、清热解表等多种功效。还可以辅助治疗感冒、发热、耳聋、耳鸣等多种疾病。此外,外关穴还可以治疗运动系统疾患,如落枕、肩痛、肘部冷痛等,甚至对心脏疾患,手指麻木,腮腺炎,牙痛,便秘等多种杂症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它还有解表清热,聪耳明目的效用,可用于头痛,疟疾,扁桃体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因其可祛除外邪又可行气血通经络,也常被用于项背痛,肩臂痛,手臂痛等症状的治疗。

 

 
 
外关穴的养生保健法
 
 

 

首先是按摩法:使用拇指或指尖,轻轻按压外关穴并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次持续3至5分钟。力道要适当,不可太强,用指腹有节奏的进行按压,以产生酸麻胀感觉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可以有效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以及促进血液循环。

WeChat_20250214152542.mp4.00_01_28_09.Still002.jpg

其次是艾灸法:温和灸法,将艾条点燃后对准外关穴,距离皮肤表面约两到三厘米,以穴位处皮肤感觉温和但无灼痛感为宜。每次艾灸十到十五分钟。还可以采用雀啄灸的方法。将点燃后的艾条对准外关穴,采用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手法进行施灸。以表面皮肤产生红晕即可。可以达到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等作用。

WeChat_20250214152542.mp4.00_01_54_42.Still003.jpg

针灸和刮痧也是刺激外关穴的常用方法。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针灸应由专业中医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效果。刮痧时使用刮痧板在外关穴上来回刮动,力度适中,避免皮肤受损。

END

 

编导:谭亚南

摄制:胡亚洲

审核:杨   建

监制:汪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