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新”歌(2)| 养花也“智造” 蝴蝶兰苗上了“流水线”

未标题-1_4.gif

 

 

 

如今,新质生产力正逐渐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领域,花卉产业也不例外。春暖花开之际,记者走进了宿城区王官集镇的现代花卉基地,见证了蝴蝶兰苗生产实现智能化“流水作业”的全过程,这里的蝴蝶兰一年出货量达到2000万株左右。

 

 

在基地的组培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忙碌地进行着定植工作。她们小心翼翼地将经过精心挑选的苗种植入瓶中,每瓶11棵,大小一致,确保了苗种的整齐和美观。

 

蝴蝶兰基地组培室主管 王艳婷

这里面的大小一致,不能有大有小,操作上尽量小心,不能出现污染,一个人一天基本上能切200多瓶,8个人一共是一千七八百瓶,基本上是2万棵左右一天。

 

 

组培实验室保持无尘环境,超净工作台和净风系统确保了操作空间的洁净度,为苗种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蝴蝶兰基地副总经理 梁康

温度的话是24到26度的一个恒温,我们环控控制得好,然后设备上先进一点,它的成活率就高一些。

 

 

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蝴蝶兰繁殖方法采用的是组织培养无性繁殖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克隆”繁殖,利用蝴蝶兰茎尖花梗侧芽,经消毒处理后接种到培养基上,诱导出营养芽后,再分置于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出更多植株。

 

蝴蝶兰基地副总经理 梁康

我们这种组培生产技术,能基本做到90%以上的成活率,它能保证母本的原有性状。

 

 

经过1—2个月时间培养出来的瓶苗,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才能供应市场。在日光驯化室,记者看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瓶苗在这里茁壮成长,大约15天左右,就可以对外出售.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并及时调整。

 

员工 王红梅

光照达到8000了我们就给外面的遮阳遮上,里边的温度一直都控制在26-28之间,苗要是有菌了什么的,我们要及时挑出来,苗健壮的留下来再用。

 

 

除了硬件设施的升级,新质生产力在花卉产业中的应用还体现在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方面。基地采用了流水线式的分岗和分区域作业方式,每个固定的人员只负责养护固定的品种和阶段,降低了整个运转周期和上手难度。

 

蝴蝶兰基地副总经理 梁康

整个蝴蝶兰的成花周期是一年半,一个人从头开始学到养到成花的话,时间特别长,需要三年才能完全掌握,现在我们把它分成阶段以后,一个技术员和一个管理只需要掌握这三个月小苗周期的养护就可以了,基本半年就可以做到,自己独立去运作这一个小仓位了。

 

 

目前中心上百名工人分接种、培养、驯化、分株等多个生产环节,环环相扣,通过“流水作业”,批量向市场供应蝴蝶兰苗。

 

 

基地的花卉品种繁多,包括大辣椒、光芒等红花品种以及各类杂花品种160多种。他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配比,全年无休地持续供应市场。

 

蝴蝶兰基地副总经理 梁康

我们现在产量的话是比较超前的,长江以北我们应该是做的最大的了,出货量的话每年保存在2000万株这样。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周烨

融媒体编辑:高雅 王淼

审核:解秀晴

终审:徐庚立

 

 

 

大地“新”歌(1)| 小菌菇有大“蘑”力 亩产效益超传统种植4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