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94)丨乡村“活水”来 振兴绘新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指明了方向。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让农民过上和美的生活?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他山之石54.jpg

 

武汉江夏:打造“最美农谷” 建设乡村振兴样板

产业兴 特色农业托起致富梦

从武汉市中心城区驱车60多公里,来到江夏区法泗街大路村。村里道路宽敞、房屋鳞次栉比,田园稻谷飘香,即将迎来丰收。

 

大路村村支书胡涛介绍说,法泗稻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口感润滑、清香味绵,深受市场欢迎。

 

如今的大路村,实现了从零资产、高负债到集体资产过千万元、集体年收入50多万元的蜕变。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大路村已建成法泗万亩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全力冲刺产值50亿元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

 

大路村农业产业园。新华网发

 

江夏区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3.36万亩,耕地上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到70.25%。全国生猪大区、湖北省粮食和水产大区地位持续巩固。2022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14.7亿元,增幅居武汉市新城区第一。

 

为实现共建共富,江夏区不断解锁乡村要素流通密码,统筹南部乡村10个街道、1000平方公里,系统编制全域乡村振兴规划,整合涉农资金19亿元,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撬动资本要素流向乡村。

 

近年来,江夏区粮油、水产、蔬菜、畜禽、茶叶、水果、莲藕、种业、休闲农业等九大特色产业链不断增强;湖北金林原种畜牧有限公司、武汉金龙畜禽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武汉梁子湖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汇聚;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中国淡水水产预制菜之都……江夏区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创新培育新型经济主体、创建农产品品牌,农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湖北省第一方阵。

 

武汉金龙畜禽有限责任公司生猪养殖基地。新华网发

乡村美 农旅融合展现新活力

秋高气爽时节,来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梁湖农庄吃饭、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梁湖农庄董事长曾献琴说,她最近正忙着装扮园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旅游高峰。

 

2008年,顺应当地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的趋势,曾献琴自筹资金成立了武汉市梁湖都市农庄有限公司。

 

五里界梁湖农庄。新华网 李征峥 摄

 

在她的带领下,梁湖农庄通过流转土地,盘活农村闲置资源,逐步建成了集星级酒店、商务会所、露天游泳池、果蔬采摘园等设施和项目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成为五里界“网红打卡地”。

 

梁子湖畔江夏区舒安街未来家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未来家园是一家三产融合农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1万亩,已经开发利用6600亩。目前一产业种植有3900亩猕猴桃,300亩水培大棚蔬菜,以及桃梨枣橘等时令水果;二产业有蛹虫草、生物精华膜等;三产业主打农旅融合,通过开展乡村旅游,每年吸引游客达2万多人。

 

据介绍,未来家园产业园已带动周边500多位村民就业,务工人员年收入近5万元。

 

舒安街未来家园。新华网发

 

让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科普、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江夏区积极打造梁子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鲁湖都市田园综合体,累计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湾216个。目前,全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企业、农庄、基地等近100家。

 

随着农旅融合深入推进,江夏区乡村休闲游持续火爆,2022年旅游综合收入超20亿元。五里界小朱湾、湖泗海洋村、安山青春村、金水武当村、法泗刘家港等一批美丽乡村成为市民周末休闲好去处,每年吸引乡村休闲游市民超过500万人次。

 

梁子湖拾光牧场。新华网 李征峥 摄

能人多 乡村人才引领“共富路”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武汉市江夏区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一大批拥有农村情怀、矢志江夏发展的乡村人才,在广阔乡村大施所能、发展产业、盘活经济,描绘出一幅共富新图景。

 

“把企业做好,惠及更多乡亲。”在武汉市江夏区湖泗街海洋村,武汉阳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驰升说,这些年在外创业,他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家乡。

 

杨驰升是海洋村第一个大学生,从家乡走出去之后,他在北京打拼多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湖泗街海洋村。新华网发

 

成功不忘桑梓地。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2011年,杨驰升决定回乡投资创业,成立了武汉阳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十多年间累计投入超1.5亿元,将海洋村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建设高端民宿,打造美丽乡村,实现农旅融合,我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杨驰升说,现在村民们在园区务工充满干劲、充满希望,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0年前不足7000元增加到30000多元。

 

近年来,江夏区以稳乡土人才、育专业人才、引高端人才的“三才工程”为总抓手,精细化打造乡村人才队伍,营造“回乡开心、干事顺心、生活舒心”的环境,同时利用现有的高校资源优势,与农科院、华农等高校院所合作,发掘培育了一批农业科技型企业和农业产业领军人物。

 

一大批乡村人才纷纷扎根江夏,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领头雁。他们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让广袤乡村变成了充满希望的田野。

 

安徽黄山:千年古村焕“新生”

 

解难题,重振豆腐“安心坊”

南溪南村位于黄山市屯溪区东郊、新安江南岸,是远近闻名的“豆腐村”,有着千年历史。早在南宋时期,当地就出现豆腐作坊。发展至今,豆腐制作仍是南溪南村重要产业,全村现有豆腐作坊23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年产值3000余万元。

 

南溪南村汪家豆制品作坊。徐少波 摄

然而,过去的豆腐作坊不仅带来收益,也造成煤烟污染、污水横流等环境问题,一度令人头痛。“以前村里流传一句话,南溪南有两条龙,一条是天上的煤烟龙,一条是地上的污水龙。”南溪南村党支部书记吴小平坦言,如何解决豆腐产业污染,让“豆腐村”拥有更广阔的发展之路,是迫在眉睫的“必答题”。

 

面对这一难题,南溪南村借助“五微”行动,对全村豆腐作坊进行绿色升级。以“生物颗粒蒸汽发生器”代替燃煤锅炉,升级改造豆腐作坊硬件设施。同时针对豆腐污水异味重、管道经常淤积等问题,在现有的雨污混流管网基础上,积极争取1500多万元专项债资金,实施“整村雨污分流”项目,将污水装进管网,让“两条龙”的顽疾得到根治。

 

在村民程年君经营的豆腐坊,透过“明厨亮灶”的大玻璃,能清晰地看到整个豆腐制作工艺。“村里整治燃煤锅炉后,我也更换了颗粒燃料的环保设备,不仅省事干净,还节省了生产成本,去年产值100多万元。”程年君深有感触地说,如今全村看不见污水,闻不到异味,豆腐制作更安心,“豆腐村”的品牌也更响亮了,许多游客和周边市民纷纷前来购买豆制品。

 

焕新颜,扮靓乡村“会客厅”

创意墙绘。(屯溪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漫步南溪南村中,干净整洁的街巷、精心制作的墙绘、创意改造的花坛、见缝插绿的“五小园”,还有随处可见的“豆腐干将军”“白豆腐美人”等创意卡通提示牌……

 

在整治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南溪南村以“绣花功夫”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村庄“金边银角地”和房前屋后闲置地,建设小菜园、小花园等“五小园”,打造“一米菜园”等微景观。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千年“豆腐村”的特色历史文化,定制豆腐家族卡通人物,将10多种艺术设计装置和特色元素融入村中沿线道路。

 

“五小园”打造。潘成 摄

 

“我们因地制宜打造‘一米菜园’等微景观32处,建成村史馆、豆腐市集、莲洁广场等特色节点28处,还实施美化亮化工程,打造沿村江景观光廊道。”南溪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徐少波介绍说,如今村子美丽干净的新面貌,吸引来越来越多的游客。

 

为了全面调动群众参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南溪南村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提出鲜花微笑计划,开展“美丽庭院”示范户评比活动,鼓励村民扮靓自家庭院、门前巷弄,全民共建、共享的整治氛围十分浓厚。

 

“经过整治后,村里不仅没了‘两条龙’,还新增许多特色微景观,大家都主动搞起房前屋后的美化。”村民吴光树夸赞道。目前,南溪南村拥有“美丽庭院”120余户,既提了“颜值”又增了“气质”,成为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乡村会客厅”。

 

转思路,培育乡村“新业态”

南溪南特色美食。(屯溪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意式披萨、臭鳜鱼披萨、枇杷酱……这是黄山洋女婿卓文店内的特色菜品。卓文不仅是黄山学院的一名老师,同时还是南溪南的青年洋创客。在南溪南村,像卓文这样的“创客”已有20余人。

 

“我们遵循‘安居、乐业、家园’的理念,让热爱田园生活的新村民带着多元业态进村、留村。”南溪南村党支部书记吴小平解释了村里的发展思路。目前,全村引入乡野咖啡、特色美食、文创文展等11处新业态,不仅带动50多名村民就地就业,还吸引越来越多“新村民”从四面八方而来,扎根南溪南。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能光建盆景,要因地制宜发展培育小而美的特色产业,留住烟火气。”在屯溪区委副书记王苏平看来,南溪南村的发展思路,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意义。

 

在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的同时,南溪南村创新思路,以“村企共建”为抓手,先后成立豆制品小作坊党委、“幸福篁南”强村公司,围绕“豆腐村”文化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54.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3万元。

 

江边帐篷营地。(屯溪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随着江边帐篷营地、百亩油葵示范基地、田园小食光等一批新业态的出现,南溪南村正逐步形成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实现从过去传统的“输血式”帮扶到如今的“造血式”互建共赢转变。

武汉江夏

江夏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生态立区”为总抓手,践行“两山”理论,勇当美丽武汉的“生态后院”,做优做强“城郊互融”的江夏品牌,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草一体的独特生态禀赋资源,打造独具魅力的“江南水乡”,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在广阔乡村大施所能、发展产业、盘活经济,描绘出一幅共富新图景。

安徽黄山

安徽省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吹响了新时代新阶段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号角。南溪南村通过“五微”行动,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以“想干、能干、敢干”的精气神,蹚出“农文旅融合、景村企共建”的乡村振兴之路。

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综   合:新华网

制   图:叶梦圆

编   辑:叶梦圆
审   核:王军海    凌    子

 
 

监   制:薛胜宏
总监制:胡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