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宿豫区新庄镇的一家制冰厂,工人穿着厚实的棉袄在零下十几度的冷库内穿梭,迅速将刚制好的冰块搬运装车。
一般情况下要(工作)到7~8个小时,因为现在属于旺季阶段,每天出冰量太大。正常一个小时左右就要出来透气,因为里面的温度在零下十几度,时间长了怕人受不了。像这种车,一天要装个20辆左右。
这家制冰厂的高效运转,离不开自动化生产线的支撑。负责人张靳介绍,从水泵一键注水、压缩机启动制冷,到脱冰、入库,整个制冰周期仅需6小时,一人即可操作。针对不同场景需求,工厂还准备了30斤、50斤、100斤三种规格的冰块。此外,工厂还提供碎冰服务,进一步拓展市场。
目前从入夏开始,订单就明显多了起来,最近更是到了高峰,每天要生产2000多条冰,近80吨冰块,比平常翻了一倍。
高温天,工厂车间和生鲜市场成了“用冰主力”。企业负责人介绍,京东、顺丰、恒力等企业每天各需100多条50公斤的冰块,用于车间降温;水产、蔬菜摊位则靠冰块“续命”,厂里的冰“刚出炉就被抢空”成了常态。
为了应对激增的订单,工厂启动了24小时生产轮班制,十余名工人连轴转,确保冰块及时供应。
同样,华东农业大市场的一家制冰门市也十分忙碌,面对销售火爆的情况,提前储备的库存冰成了“及时雨”。
每天大概(制冰)在五六十吨,销售的话都在七八十吨,生产不够的话,用冬天的时候储存在冷库里面的库存冰,冷库里面大概存储了有两三万条冰。
在华东农业市场的水产门市,制冰企业给商户配送碎冰。水产摊主陆女士说,冰块是这段时间鱼儿保活的必需品。
给鱼降温,不降温它容易死。有时一天都能用五六袋、六七袋。
详情请收看21:10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姜飞雪
融媒体编辑:邵严严
审核:解秀晴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