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政】从新年“第一签”,看宿迁招商攻势“新打法”!

未标题-1_4.gif

 
 
 
 

岭南春早,鹏城潮涌。

 

 

2月22日—2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浩带队南下深圳,拜访企业、洽谈项目,为宿迁新一年的发展“抢单”。

作为继全市招商引资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动员会后的首场大型招商活动,本次宿迁(深圳)投资洽谈会,宿迁成果颇丰,成功揽下22个项目,为新一年发展积蓄了动力。

 
 

 

 

思想破冰

引领招商突围

 

观念不变原地转,思想一变天地宽。

在国家规范招商引资政策、地方招商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招商引资呈现精准化、专业化、立体化的演变趋势。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招引一批合我所需、为我所用的大项目好项目?

关键在于突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精准发力、持续攻坚,不断提升项目招引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招引的90%左右项目均来自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超10万的浙商、粤商、台商,以及欧美日韩等境外投资者在宿迁追梦圆梦。本次新年首场招商会首选深圳,是对接湾区资源的务实之举。

一直以来,宿迁始终把深圳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阵地,连续8年举办投资洽谈会,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90个、协议总投资1660亿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如刘浩市长在致辞中所说:“多年交流合作的硕果,是两座城市之间的“双向奔赴”,也是大湾区企业家与宿迁的‘深’情相‘迁’。” 

 

 

紧盯重点区域,聚焦重点行业,深度对接“615”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所需,产业招商才能更精准高效。

“本次招商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全业招商,不但把制造业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对于服务行业物流以及港航产业一体化项目,同步纳入了招商引资范围。”市商务局局长杜陆军表示,此次深圳之行,重点围绕我市最具潜力的激光装备、膜材料、新材料三个重点领域,进行产业链精准招商。

 

 

抢先一步,才能掌握更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此次宿迁(深圳)投资洽谈会,在招商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聚焦前沿赛道,点对点拜访产业链龙头企业,深度挖掘产业协同和企业合作契合点,通过强链、补链、延链,进一步夯实我市“615”产业链基础。

 

 

方法升级

提升招商质效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此次深圳投资洽谈会现场,既有在宿迁成长壮大的“老朋友”,也有一直关注宿迁、远道而来的“新朋友”。会上,已落户宿迁的企业家们“现身说法”,为招商“代言”,分享在宿发展的感受,用真实可感的企业成长故事推介宿迁。

 

 

“作为首批落户宿迁的激光领域产业,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宿迁打造‘华东光谷’的战略发展魄力和营商服务温度。”现场,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邓家科,与大家分享了企业在宿迁的“追光之路”。

从2016年与宿迁结缘,到第三个合作项目成功投产,华工激光在宿迁的蓬勃发展,是众多在宿投资兴业企业的缩影。

“我们期盼与大家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加大激光加工应用场景合作,在美丽的宿迁一起开拓市场新蓝海!”发言最后,邓家科向在座的广大客商发出了邀约。

 

6666.gif

 

以商招商是此次深圳投资洽谈会的另一大亮点。会议邀请了华工激光、斯迪克新材料等宿迁龙头企业,以企业视角推介宿迁营商环境,介绍全市激光光电、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上下游供需对接。

“今天参加这个投资交流会,让我对宿迁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宿迁光学薄膜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样做光学薄膜的客商代表赵经理兴奋地表示。会上,他也发布了企业需求场景,并和相关县区围绕产业承接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宿迁在膜材料、新材料方面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通过和斯迪克的深入交流,双方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场景。我们有充足的信心选择宿迁!”

 

 

以改革创新破解招商难题,宿迁一直有很好的探索。

从开发上线招商“工具”——“宿迁产业链招商热力图”,到编制发布《宿迁市产业链招商指引》《宿迁市重点产业链招商场景》,宿迁积极探索“场景+指引+工具”产业链招商新路径,推动招商资源与产业项目精准对接、赋能增效。

此次深圳投资洽谈会上,宿迁发布了重点产业链招商场景,梳理了一批科技水平高、成长性高、意向投资度高的项目,引导各地开展洽谈对接。

 

 

精确制导

推动体系优化

 

去年以来,宿迁主动顺应招商形势新变化,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全面激发招商发展动能。

在顶层设计上,制定出台《关于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重点围绕聚焦产业、多元协同、提升服务、强化统筹四个方面形成20条具体举措,有效应对招商难题,不断释放招商活力。

 

2DC8C987F09474E9182557DD4FC511E0.gif

 

在招商联动机制上,注重加强市级统筹,高效配置招商资源,强化驻外招商过程管理。先后印发出台《关于印发进一步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暨“产业链招商竞赛”活动的通知》《2024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要点》等文件,有效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进度。

在招商引资考核体系上,落实招商引资“全周期”考核,更加注重项目招引和落地转化,强化双月调度、每月公示等工作机制,定期对重大项目开展“回头看”,综合评价招商成效。

 

 

组织有方,实施才有力。

2024年,全市新引进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6个、50亿元以上项目21个,平均每天落户超亿元项目1个以上。

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区域分化、行业分化、动力分化日益加剧。更加需要完善的招商体系,开启新一轮招商“攻势”。

 

 

在2月12日召开的全市招商引资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动员会上,印发了《关于优化招商引资工作组织体系的实施方案》,围绕提升覆盖面、精准度、专业性目标,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组织体系进行了系统调整。要求要积极构建“1359”招商新体系,健全联动招商机制,加快形成“专业队伍突前冲锋、重点部门率先突破、市县区协同高效承载”的全域协作格局。

“围绕全市招商引资大会和我们招商引资提效年活动,我们将尽快把新的招商体系落实下来,组建好三个招商合作中心,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将专业的招商人员送到招商一线。”市商务局局长杜陆军表示,下一步将接续编制2025年度招商场景“机会清单”和“能力清单”,加快形成“以项目丰富场景、以场景带动招商”的良性循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招商引资,引进的是当下的投资,促进的是明天的发展,培育的是未来的实力。这场新年“第一签”是政企在春天做出的“约定”。我们也坚信,通过精诚合作播下的希望种子,一定会在西楚大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END
 
 
 
 
 
 
 
 
 
 
 
 
 
 
 
 
 
 
 
 
 
 
 
 

记    者:孙    安

编    辑:张亚南

审    核:潘    磊

终    审:徐庚立

监    制:薛胜宏 丁敬梓

总监制:徐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