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103) | “夏日经济”碰上“假期消费”,解锁城市文旅新“流量密码”

今年以来,我国旅游市场火热,带动消费潜能不断释放。临近端午,假期消费热情持续高涨,新消费增长点不断涌现,将为促消费扩内需蓄能加力。并且随着各地逐步入夏,不断丰富的消费供给,不断涌现的新产品、新业态,正持续激发夏日文旅市场的消费活力。面对假期与夏日旅游市场新需求,各地“热”力十足、“花样百出”,不断推出夏日旅游新玩法。今天,一起来看这些地方的做法。

 

培育夜间经济新业态 激活新动能

在愈加丰富多元的夜间经济下,夜晚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美好生活的延续,成为彰显城市特色与活力的载体。从“体格”上看,从夜市到夜间经济商圈,再到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经济不断向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的方向升级。从“内涵”来看,“食、游、购、娱、体、展、演”,夜经济已经发展成为多元业态融合的夜间经济模式。

作为城市消费的“新蓝海”,夜间经济大有可为。权威调查报告显示,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在旅游人均消费方面,夜间消费额至少是白天消费额的3倍。可见,夜间是消费“黄金时段”,夜经济前景广阔。正因如此,在推动消费升级浪潮下,近几年越来越多城市开始与夜经济“双向奔赴”。淄博烧烤、不夜重庆、长沙夜市、西安不夜城等标识鲜明的城市品牌,让这些城市“出圈”、夜经济名声在外,不仅增加城市烟火气、赋予城市新风景,也拉长文旅产业链、加快经济复苏“进度条”。

 
 
 
 
“夜间+文旅”:新“夜”态激发消费新活力
 
 
 

江苏南京,曼度年华夜市以“南京味道”吸引客流,并上新了“露营+”“直播+”等多种潮流玩法,致力擦亮“夜间消费”新名片;山东临沂,水韵琅琊旅游区做活“水岸联动”文章,将游船、演艺、国潮、美食、音乐、高科技手段融为一体,打造时尚夜间消费聚集区……

夜间旅游与城市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夜间旅游延长了消费时间、吸引了更多游客进行消费,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增长;另一方面,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相关人员收入,又间接影响到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

“夜间+文旅”的消费新“夜”态向旅游市场的“毛细血管”深入,绘就了城市“夜经济”的新图景。

 
 
 
 
以夜兴城:打好“白+黑”组合拳
 
 
 

《中国城市夜经济活力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夜”市场规模达1.57万亿元。夜经济已逐渐成为积极扩大就业、激发消费活力、促进城市繁荣、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今年1月,文旅部公布了总计102个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快布局“夜经济”,创新供给形式。

浙江嘉兴平湖培育新业态夜游项目“平湖山海几千重”,综合打铁花、看汉服走秀等“网感十足”玩法,成为“国潮街区”样板;衢州在火车站、机场专门开设“文艺赋美·迎来送往”专场演出,“白天唱到夜”,使游客充分感受到“且行且歌”的城市文化氛围……打造多元化的文旅夜场景、培育高品质的夜间消费业态,成为“以夜兴城”的重要抓手。

未来,更多城市如何抓住夜间旅游热的“流量”,推动夜间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专家认为,应从四方面入手发力:一是深入挖掘本地特色,二是推出多元化夜间旅游产品,三是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夜间旅游体验感,四是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

夜色搭台,经济唱戏。“夜间旅游热”的兴起,既体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折射出夏日经济的持续繁荣。依托文旅资源打出“白+黑”组合拳,持续拓宽夜间旅游消费市场,方能以夜兴城、实现“长红”。

 
 
 
 
打造更高能级的夜经济
 
 
 

向存量要增量。发展夜经济,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而要立足城市底蕴禀赋进行特色打造。比如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将山城记忆与新潮生活相融合,打造夜生活地标;河南洛阳,全市四家博物馆融合“博物馆夜间开放”“剧本杀”等热门文旅元素,成为“出圈”爆款,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生动案例。挖潜夜经济,流量叫好,还需“叫卖”。如,汲取淄博经验,挖掘广州夜宵的潜力,探索打造新的文旅IP;再如,完善广州塔周边商业等各类服务配套,让超高流量带来的“变现”潜力充分兑现。

向创新要效益。无论延长消费链条、延长消费时长,还是融入文化消费、打造特色消费活动,根本上都是秉持受众思维,从多元需求出发,以更优质的服务换取消费者用脚投票。比如,正佳广场正打造一个专门的“年轻人夜娱生活聚集地”,将汇聚雨林馆、天文馆、大剧院、电影院等丰富业态,以满足年轻人一站式夜间休闲娱乐需求。对城市而言,简单将夜生活与酒吧、夜宵等挂钩的单一业态不足以支撑夜间经济的长久发展,必须在业态创新、服务创新、品牌打造等方面不断做加法。

相信多业态、多场景并举,多维度、沉浸式的夜生活新形态,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夜经济功能,以点带面、提升能级,更好将流量化为“留量”。

暑期旅游新动向

避暑游“走俏” 体验游重融入

山东避暑消费催热“夏日经济” 点燃文旅消费活力
 
 
 
 

为持续打造文旅“超级IP”,推动“夏日经济”发展,充分释放暑期消费潜力,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全新打造“夏夜宛风”临清东宛园首届沉浸式大型古风夜游文化活动,通过夜游、夜购、夜娱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临清大运河文化及明清市井文化,让游客开启一场跨越古今的夜游光影盛宴。

图为临清东宛园美食街。临清市委宣传部供图

避暑游热度攀升、亲水游持续火爆、夜间消费业态“上新”……近段时间,山东多地持续高温,进一步催热“夏日经济”,该省着力创新消费场景和消费模式,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市场活力。

在山东济南,山东博物馆“古韵墨香——馆藏明清书画精品展”等多个精品展览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暑期民众参观热情高涨,涌现出一波又一波的“博物馆热”,去年7月,山东博物馆接待观众39.05万人。山东美术馆陆续推出了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优秀展览项目,去年仅7月份,山东美术馆累计接待观众已达20万人次,以青年学生和家庭亲子客群居多,暑期研学团队每天络绎不绝。山东省会大剧院策划“好客山东 济南有戏”2023泉城(国际)戏剧邀请展,该系列演出涵盖话剧、舞剧、音乐剧等艺术类型,演出近百场次,艺术活动50余场,精品剧目相继上演,点燃泉城文艺夜空。

民众参观山东美术馆。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在聊城市茌平区杜郎口镇的佳乡田园综合体,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市民于振说,“这里有3000亩林地,还有帐篷营地、萌宠乐园、智慧农场等项目,比在城区的体感温度舒服。在这里孩子们可玩可学的内容丰富,既能亲近自然又可以学到知识。”

佳乡田园总经理吴秀丽介绍说,该园区将农业观光与科普研学、音乐、非遗、户外拓展、田园度假等业态相结合,打造了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夏日避暑旅游点,进一步延长休闲旅游产业链,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今后,我们还将积极拓展业务,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孩子们在茌平区杜郎口镇的佳乡田园综合体体验手工项目。茌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缤纷夏日,山东“夜经济”也持续“升温”。夜间穿行在潍坊市安丘市孙十里民俗小镇的街头巷尾,处处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原本老旧的街道被整修成文化长廊。随处可见的雕刻元素、与村居民舍融为一体的墙绘、修复的村落遗址,处处是可赏的景致。

一片繁华热闹中,一年一度的孙十里村民俗文化节开启了“夏日经济”的帷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我们不仅要深挖特色,还要拥抱创新。今年我们举行首届啤酒音浪节,融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电音、啤酒、烧烤等全新元素,使孙十里村民俗文化节更具时尚感、更有吸引力。”安丘市新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湘春介绍。

泰安市泰山区也抓住“夏日经济”发展机遇,近日启动首届乡村休闲消费节,充分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借助产业联动发展,以活动提信心、促消费,以消费稳基础、促发展,集吃、喝、展、游、乐、播等多业态为一体的乡村聚集地。

泰山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张明强表示,泰山区将以此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能力,以节引资、以节兴商、以节聚势,让泰山区更具“市井味”,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消费“金招牌”。

泰山区首届乡村休闲消费节。陈阳摄

暮色渐浓,华灯初上,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富年齐鲁国际汽配城内流光溢彩。美妙动感的旋律、噼里啪啦的炉火……居民们品尝着珍馐美味,体验着视觉和舌尖的双重快乐,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着照片,录着视频,分享着“夜生活”带来的欢乐。

“有娱乐,有美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夜生活的乐趣,体验感非常棒。”岳程街道西南隅居民姜瑞平说。菏泽鲁西新区打造的齐鲁国际汽配城吸引了辖区7万余名居民逛夜市、赏夜景、吃烧烤、享美食,丰富了人们的夜生活,激发了消费新活力,让夜晚别样精彩。

菏泽市定陶区某水上项目游玩现场。定陶融媒中心供图

“亲水游”也是民众避暑的选择之一。在菏泽市定陶区丰富多彩的水上娱乐项目人气高涨,市民和游客纷纷在戏水、游玩中,尽情享受亲水活动带来的凉爽与惬意。

在定陶区鲁西南记忆水世界检票口,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等待检票入场,开启“水上”游玩模式。该园区主管董亮表示,每年暑假是该园区的客流高峰期,最高日接待5000人次以上。“体验水上娱乐项目的游客大多是家长带领小孩的组合模式,大家一边在乐园内感受假期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尽情体验亲水娱乐项目带来的夏日清凉。”

在临沂市费县,沂蒙山峡谷漂流凭借游客与大自然的零距离接触优势,成为夏季旅游的特色产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除了沂蒙山峡谷漂流,费县东蒙镇云瀑洞天景区也在“水”上做足了“文章”,“每年夏季景区都会开放水上乐园,配套游戏设施,给游客更多的水上选择,带来更多的乐趣。”该景区经理刘娜说。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比较凉爽的地方躲避热浪,从而进一步催生了“夏日经济”。据悉,仅上述两个景点就为周边100多户村民带来了商机,当地的农产品供不应求,也带动了周边相关旅游配套服务项目的持续升温。

 

 
 

消费是观察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窗口。消费旺了,经济才会是一池活水。夏日消费火热进行中,从曾经单一的打折促销,到现如今新鲜玩法层出不穷,可以看到,消费群体的个性化、社交化需求日渐凸显,越来越多有创意、更鲜明的品牌营销活动出现在促消费场景中。

夏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激活了城市经济消费活力。抢抓夏日经济消费,全国各地的促销、营销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通过丰富夏季消费活动、打造夏季消费场景、激发夏季消费热潮,持续发挥消费引领作用,推动全省经济稳步增长。

各地多元消费场景的不断焕新以及促消费政策的持续落地,会吸引更多人加入,让消费者在参与新消费业态的过程中,感受到夏日生活的无限精彩。通过夏日经济,提振大众消费信心,为消费市场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

 
 

 

 

综   合:新华社

制   图:胡亦涵

编   辑:胡亦涵
审   核:王军海    凌    子

 
 

监   制:薛胜宏
总监制:胡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