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沐书香 且行且思共芬芳——洋河新区王园小学2024年教师寒假阅读分享

一本好书,一个世界,

一个故事,一段旅程。

好书如画,阅读如歌,

水韵潺潺,滋润万物生灵;

书香悠悠培育芸芸众生。

“好书,像长者,谆谆教诲;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书的魅力是无穷的,只有一个人真正的愿意读书、热爱读书时,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才会知道学海无涯,才会知道大千世界如此精彩,每一个角落都在等着我们去看看。

 

 
 
 

为了在阅读中汲取优秀文学营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专业修养,洋河新区王园小学于2024年2月26日举行了教师寒假阅读分享活动,教师们“与书香为伴,与智慧同行”,一同读好书、赏美文、享收获。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聆听老师们的分享吧!

 
 
 

 

语文组  章欣田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领学生走向成长的道路,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赋能成为了教师成长的关键。通过自我赋能,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应对教育领域的挑战。

首先,自我赋能意味着我们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识。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合适的目标和计划。只有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识,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其次,自我赋能需要我们持续学习和成长。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为了不被时代淘汰,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从经验中汲取教训,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此外,自我赋能还需要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的工作不是孤立的,我们需要与同事、学生、家长等多方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建立互信、互助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从他人身上学到很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

最后,自我赋能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的工作压力大,我们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自我赋能,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育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成长和进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人生价值。

语文组  冯晴老师

假期里,我翻开了《自我赋能——教师的成长关键与修炼》这本书,读完这本书我我认为与学生的相处中我要修炼自己的脾气。

记得有一次,我班小班长没有及时完成我交代的任务。我问她原因,她回我“不想弄”。当下我觉得特别生气,觉得她在挑战我的权威,于是我严厉地说“不想弄,我交给其他同学来做”。话音刚落,我注意到她有一些沮丧,懊恼。之后的几天里,我减少安排这个班长工作,她对我也没有之前的亲近感。事后想,如果当时我能收住脾气,温和询问她原因,想想她为班级做的工作,事情就会不一样。第二天,我找到她,在温和交流中“冰释前嫌”。小班长又做了我的得力小助手。

作为教师,不管是修炼行为、语言、脾气,其实都是修炼一颗心。一颗耐心,爱心,诚心。

数学组  吴丽丽老师

读了荆志强老师的读《幸福地做老师》一书,颇有收获。老师是前置学习的精心设计者,要最大限度地把教转化为学,问题设计首先要浅入浅出激发学习兴趣要让学生能学。根本就是重点问题化,要形成问题串,知识辨析,问题导学。

结合我校开展谈一点浅显的看法:在我看来,任何一个人只要到荆老师的课堂都会被唤醒激情唤醒,看到学生的精彩,体会到做老师可以这样神奇,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像经历了一场头脑和心灵的洗礼,即使是传统教学思维的头脑会掀起巨大的风暴。

最后我想说的是:生本教育给我的启示很多,也符合我一直以来想要快乐教学的理念。谢谢荆老师的书给了我方向,解决了我的困惑。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从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几个方面阐述了生本的新生态教育,给予了我深深的启迪。

综合组  杨海燕老师

读多培养“讲理”的孩子,少培养“听话”的孩子有感

寒假我读了《自我赋能—教师的成长关键与修炼》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值得大家细细品读的好书。每一个故事都是教育教学中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梁增红老师总是以独特的视角剖析,句句让人回味无穷。

作为一名教师,在“讲理”和“听话”两个选项中我更倾向于“听话”。因为听话的孩子更有利于教师展开教学工作。评价一个学生的好与坏总是以听话不听话来衡量。(这可能也是当下老师的一种“通病”)看了梁老师的文章才茅塞顿开。首先,话该不该听就值得推敲,如果老师的话是对的该听,如果老师的话是不正确的那就会让学生误入歧途。其次,小学生的是非观念还不是很成熟,成人如果以自己的强势来让孩子屈服,接受不当的信息,那就是扼杀孩子的思考和想象能力。最后,老师可能有一种自我为中心专制性格,认为真理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学生只要执行就行。著名的学术大师亚里士多德,他不畏权威,不畏传统,与老师柏拉图既有赞同又有分歧,所以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总是让孩子置于成人的看管之下,孩子们看似“听话”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自己的管理能力,一旦失去管理他们就像挣脱牢笼的鸟儿,肆无忌惮。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这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使我深深地震撼:一是头顶浩瀚的星空。二是人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我们要塑造的学生应该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当今的教师每个人都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进行深度阅读,不断地潜心思考,把读书与工作、生活结合起来,更容易找到职业的幸福和生活的快乐!

 

编辑:胡亦涵
责编:陈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