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将至| 从手链到福袋 五彩绳玩转新时尚

 
 

作为端午节的传统饰物,五彩绳不仅承载着祈福辟邪的美好寓意,更在当代手艺人的创新中焕发新生。临近端午,编织商家们迎来一波销售高峰。

 
 

 

市民 叶女士
 
 

马上端午了,家家孩子都需要。他家的很漂亮,各种颜色、各种款式都有。

 

 

在城区义乌商贸城,商家将颜色鲜艳的五彩绳和形状各异的香包摆放在醒目位置。一家饰品店老板介绍,他家从4月初便开始备货,店内五彩绳款式多达2000种左右,其中“哪吒、敖丙”IP主题,粽子、小锁等传统元素的五彩绳最受欢迎。

 

 

饰品店老板 徐海鸥
 
 

这马上就要中考高考了,这是金榜题名的手链,这个是金榜题名的香包,这也是金榜题名的,一举夺魁,这些都是畅销款。

 

 

与批量化生产的五彩绳不同,手工编织的手链正成为市场新宠。在编织手艺人高乔林的工作室,她正用彩线编一枚粽子挂坠。她介绍,定制的手链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今年她从三月份便开始赶工,目前已完成几千条。

 

 

编织手艺人 高乔林
 
 

一天我们除了吃饭(睡觉),剩下时间全部在编。我们有时就是睡一会儿,只要醒了就坐在床上也编。

 

 

高乔林的编织技艺源自家族四代传承,祖母还曾是乡里有名的“编鞋能手”。如今,高乔林将传统编织与现代审美融合,编出年轻人偏爱的简约双色手链,和家长们热衷的“文昌笔”“一鸣惊人”等主题挂饰。

 

编织手艺人 高乔林
 
 

说俺家孩子学写字有点慢,说能不能买支笔给他,让他以后下笔如有神。

 

 

市民 高女士
 
 

手工比机器做的更能代表自己心意,更有人情味。

 

 

 

高乔林感慨,传统手艺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工作室接到的订单中,还有客户定制的车饰、汉服配饰等。为契合端午主题,今年她还创新推出了“端午福袋”系列产品。

 

编织手艺人 高乔林
 
 

就是把这些小卡片、这些美好的祝福做上门挂,跟艾叶还有蒲草好几样草头给扎在一起,然后用包装纸包上挂在门上,很漂亮很漂亮。

五彩丝线里的千年祝福

 

 

五彩绳款式多样,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五彩绳的起源与古代“五行”文化密切相关,古人以金、木、水、火、土对应五方(东、南、西、北、中),认为五色丝线能调和阴阳、护佑平安。民间传说中,五彩绳还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

 

 

民俗专家 张用贵
 
 

五月五这一天扣(绒),六月六这天剪掉,把它放到树枝上或者房檐上,让喜鹊把它叼去搭鹊桥。七月七这一天,牛郎织女在鹊桥上好相会。

 

历史上,五彩绳最早可追溯至汉代。《荆楚岁时记》记载,端午“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可见其驱疫功能自古有之。古时在宿迁,端午节前,长辈会将蚕茧煮水抽丝,染成红、绿、黄等色,拧成彩绳。端午当日,孩童需用“百草头”煮水沐浴,再扣上五彩绒线。

 

民俗专家 张用贵
 
 

用五彩绳编成一个网兜,然后把煮鸡蛋放在网兜里面,小孩挂在脖子上。

 

 

如今,五彩绳的款式随时代进步愈发多样,然而那份传承千年的美好寓意却始终如一。

 

 

民俗专家 张用贵
 
 

就是祈求健康,不会遇到什么灾难,不会生病,整个夏天能够健健康康成长。

 

 

详情请收看21:10分宿迁综合频道《楚风夜话》

记者:姜飞雪

融媒体编辑:万蒙恩 杨雅竹

审核:解秀晴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