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兴正当时丨临淮镇:产业筑基 生态赋能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4年,泗洪县临淮镇被列入国家级产业强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近年来,临淮镇立足资源禀赋,以大闸蟹产业为核心,将“生态+”理念与乡村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经济与生态效益双提升,绘就了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画卷。

 

 

临淮镇:产业筑基 生态赋能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VA0.mp4.00_00_27_15.Still001.jpg

 

 

好水出好蟹,依托洪泽湖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水域生态资源,为大闸蟹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这里产出的大闸蟹肉质紧实、滋味鲜美,每年螃蟹上市时节都供不应求。在泗洪县绿康洪泽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货包装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将收购来的螃蟹称重,并按照不同规格进行分装,准备发往世界各地。

 

工人  蒋后运

临淮镇:产业筑基 生态赋能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VA0.mp4.00_01_01_10.Still002.jpg

我们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养殖户(送螃蟹)来了,我们就过来了,一直到养殖户送来的螃蟹分装完为止。

 

泗洪县绿康洪泽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永军

临淮镇:产业筑基 生态赋能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VA0.mp4.00_01_19_03.Still003.jpg

现在我们每天的收购量在5000斤左右,目前我们同规格的河蟹是比市场价格一斤高出20到30元,目前我们发货的国家和地区有柬埔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所以说目前每天的发货量都在两到三吨左右。我们每天的用工,加上捆扎的工人、打包的工人每天在六七十人。

 

临淮镇:产业筑基 生态赋能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VA0.mp4.00_01_45_07.Still004.jpg

 

 

依托泗洪县绿康洪泽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作,临淮镇将养殖模式从“大养蟹”到“养大蟹”再到“养生态蟹”,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通过“生态养殖 + 智慧管理”创新,河蟹单产提至200公斤以上,亩均效益超7000元,“池塘到餐桌”全流程可追溯体系建成,实现品质与效益双升。

 

临淮镇:产业筑基 生态赋能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VA0.mp4.00_02_03_07.Still007.jpg

 

泗洪县绿康洪泽湖大闸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永军

我们的螃蟹是按照行业协会制定的泗洪生态蟹养殖标准来养,农户负责专业的养殖,实行了六个统一,我们公司负责统一收购,对外进行统一销售。

 

养殖户  孙玉龙

临淮镇:产业筑基 生态赋能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VA0.mp4.00_02_27_05.Still005.jpg

我养螃蟹养了有15年左右,大概有30多亩地,每年收益平均一亩地在15000元左右。孙总每年向我们提供一套标准化流程,让我们养好蟹,养大蟹。我们养好的螃蟹统一交给孙总,孙总给我们的价格超过市场上平均在20到30块钱一斤,让我们这些养殖户敢投敢喂。

 

临淮镇:产业筑基 生态赋能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VA0.mp4.00_02_55_18.Still008.jpg

 

 

在临淮镇全民创业示范园,宿迁市驰远农业有限公司的拆蟹车间内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经验丰富的工人们迅速而熟练地拆解大闸蟹,随后各部位被送至熬制车间,经过精心配比的蟹肉、蟹黄、蟹膏,最终制成美味的蟹黄酱。

 

宿迁市驰远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胡君红

临淮镇:产业筑基 生态赋能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VA0.mp4.00_03_06_10.Still009.jpg

今天就熬了180斤的蟹黄酱,里面固体含量大于百分之七十,没有任何的添加剂,确保没有一只死蟹。180斤用这么多蟹肉、蟹膏,还有蟹黄。

 

宿迁市驰远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厂长  张明雨

临淮镇:产业筑基 生态赋能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VA0.mp4.00_03_24_09.Still010.jpg

这款蟹黄酱,我们每天要用蟹1000多斤,每天能生产10000瓶这样的香辣蟹黄酱。

 

临淮镇:产业筑基 生态赋能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VA0.mp4.00_03_30_24.Still011.jpg

 

 

为促进产业升级,临淮镇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建设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引入水产品深加工企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2025年,规模化经营面积占比将超85%,形成“养殖升级+全链发展”格局,带动8000余人就业,年增收超3万元,成为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

 

临淮镇镇长  何天琨

临淮镇:产业筑基 生态赋能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VA0.mp4.00_03_55_23.Still012.jpg

2024年,临淮镇水产养殖面积4.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9800吨,实现渔业总产值9.44亿元。当前全镇河蟹养殖总面积稳定在3.9万亩左右,年产优质大闸蟹约6500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6.72亿元,养殖产量位居全省前列。

 

临淮镇:产业筑基 生态赋能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VA0.mp4.00_04_20_10.Still013.jpg

 

 

近年来,临淮镇立足洪泽湖湿地生态禀赋与水乡资源优势,将“生态+”理念融入乡村发展和产业发展全过程:通过“养好一只蟹”“种好一块田”“守好一片林”等方式推动“生态+”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打造“生态+体育”“生态+文旅”“生态 + 宜居”等生态体验,拓宽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协同共进。

 

临淮镇:产业筑基 生态赋能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VA0.mp4.00_04_50_14.Still014.jpg

 

临淮镇镇长  何天琨

临淮镇将以品牌、文化、传播为抓手,创建产业强镇为契机,推动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聚焦“泗洪大闸蟹”“临淮渔味”等核心品牌,推进“御膳绿康”等企业品牌标准化,统一养殖、加工、包装等标准。以渔家文化、非遗技艺为核心,推动“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文化附加值。依托“线上传播+线下体验”双轮驱动,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使地域文化可视可感。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发布“临淮水产产业发展白皮书”,彰显产业引领地位,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

 

记者:刘  宇

融媒编辑:许秀莲

值班编辑:朱   利

责任编辑:刘青青

审核:汪相宏

监制:汪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