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纪念日:永远怀念沭阳籍革命先烈张绍愚

 
 
 

革命先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永远的精神丰碑。

76fbbcd9d4c0770e0df3b4ddd2b677a8_.jpg

张绍愚烈士,又名张愚。1917年3月出生于江苏沭阳县龙滩庄(今沭阳县颜集镇张愚村)一农民家庭。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张绍愚在扬州界首乡村师范学校读书。界首师范于1937年10月迁往淮安崔堡,与全省其他7所师范合并更名省立临时乡村师范。1939年3月,张绍愚受革命思想熏陶,在校秘密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张绍愚返回家乡进行抗日工作。

1940年春,张绍愚任中共颜集区委组织委员。同年9月,抗日民主政权沭宿海联防办事处成立后,张绍愚任沭宿海联防办事处联防大队主任(《江苏省革命烈士英名录》记载)。

1941年 1月2日上午,张绍愚受党组织委派,到时集区开辟新区工作。张绍愚在一个党员家中开会时,突然时集伪区长带人包围了会场,张绍愚被捕。凶残的敌人对其严刑拷打,用尖刀划破了他的皮肤,用老虎凳压碎了他的膝盖骨,用辣椒水灌他的鼻孔致七孔流血,用铁丝穿着他的锁骨吊打,企图用酷刑逼迫他交出党员的名单,张绍愚愤然拒绝,破口大骂。敌人又点燃蜡烛放在他的腋窝下燃烧,他紧咬牙关,闭口不言。最后惨无人道的敌人割去了他的舌头,将其绑到树桩上,丛上秫秸,浇上洋油,活活烧成灰烬!张绍愚牺牲时年仅24岁,他用极大的信念保守党的秘密,用极大的耐力保护了自己的同志,是何其的悲壮!

为表彰张绍愚为家国存亡而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同志称颂张绍愚烈士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革命战士,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1945年8月,经上级政府批准,张绍愚烈士故乡改名为张愚乡,出生地改名为张愚村以作永久纪念。

据张绍愚烈士的遗腹女张玲秀回忆,她只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在妈妈的针线筐里见过父亲的一张半寸头像照的底片,后来连底片也因故丢失。如今在张绍愚的故乡依然保有一座后人修葺的坟墓,碑文所书“昔日英雄舍家救国赴火海  今朝烈士长眠荒冢笑沧桑”。虽不见烈士留存样貌,但那份救国保民、从容就义的英雄气概依然回荡在历史的长河里,经久不息。

 
 
 
通讯员 | 张华东
编辑 | 马晓琳
审核 | 凌子 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