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上耳机,呆呆地望向窗外,手边的风景昙花一现,却又始终如一。这单调的场景一次次出现在我的记忆里。
这次我们回去,想把在农村生活了近七十年的他接来城里住,能有几成把握,爸爸心里也不清楚。我百无聊赖地瘫在座椅里,隐约听到了一丝动静,拔下耳机,父亲发话了:“你知道高速公路为什么不会一直到底吗?”我瞪着眼睛,摇了摇头……
下了高速,汽车飞驰在条条大路上,路两旁的景象看起来跟城市没什么两样。墨色的柏油路被午后的阳光照得发光,急匆匆的小汽车,喇叭声不停,我连忙重又塞回耳机,让耳朵充斥着曼妙的音乐,形形色色的人奔来走去,呼朋唤友,繁忙却又混乱不堪。
稍稍一转弯,拐进了一片集市。各种各样的气味透过车窗飘入鼻翼,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毫不客气的讨价还价声传遍了每一个角落。微微贴近车窗,向地上看去,大大小小的塑料袋早已被裹上了泥水,用来扎麻袋的布条也散落了一地,甚至连空气都变得不再新鲜。这一切都与我的世界这般不同。爸爸却来了兴致,“当年的豆腐坊、煎饼屋……”语言中都透着香味。
重又回到沥青路上,两旁却已尽是荒草,直蔓延到天边,四周顿时安静了许多,仅有的也只是鸟兽虫鱼的低语,静静聆听这大自然的篇章,时间,转瞬即逝。望向天边,淡蓝色的天和黄绿色的草根相交的地方,树丛掩映着几户人家,不时还有几缕炊烟袅袅升起,想必是刚从田里回来吧!也该归田了吧,可是爸爸又拐向了去田间的那条小路,也许是习惯了走这么一遭吧,果然,我又看到了那熟悉的背影,佝偻着身子,闪光的铁锹,还有裤角的泥点,他不坐我们的车,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那并不算很坑洼的小路上。
一个九十度的转弯,一条窄小的土路在眼前铺开。树荫下闲谈着的人们,甩着尾巴走在路边的猫狗,透出午后的没精打采,趴在家门口席地而睡,安详,满足。路两边矮小的杂草,被踩来踩去,却从不低头,一个个探出来的面庞,洋溢着笑。这就是他的生活,他与这一切又是这么和谐。
饭后,爸爸一边帮着收拾碗筷,一边搭腔:“爸,您看您这腿脚大不如前了吧?”“好着呢!”他呵呵着,还用拳头敲两下。“哦,哦,那就好!”爸爸有点吞吐,“主要是您孙女想接您去享享福!”爸爸挤出的笑这么僵硬,我都觉得假。“大孙女对我好哦!在这里也享福!”
这是一条满是泥泞的回老家的路,这就是爷爷的选择。
回程的路上,高速路的匝道上,“爸爸,我知道了,高速公路的分岔其实也是一种选择。”
这就是他的选择,走好自己的路,留下一片潇洒!
(指导老师: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