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作为杭州的一方水域,自古以来就以其迷人的风光及厚重的文化积淀,为文人墨客所称颂。历来吟咏西湖的诗词佳作繁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应该属于苏东坡这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水光闪烁,荧荧耀眼;“山色空濛雨亦奇”,雨天的西湖,山水朦胧,如梦如幻,这一“好”、一“奇”就概括出西湖给人的总体印象。由诗的背景可知,这一天作者陪客人在西湖宴饮,早晴晚阴,苏轼善于捕捉这一晴一阴中的西湖特色,将之熔铸到这两句诗中,西湖之美,一览无余。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这么美,也只有水养出来的美人西施才勉强可与之媲美。这两句不写西湖之貌,而转写西湖的内在气质,即神美,作者用一个贴的比喻就传达出西湖的神韵。西湖不仅外形美,更美在文化底蕴,就如同美丽的西施,其沉鱼之貌与风神韵致相得益彰,散发出来的就不是肤浅的美,而是有内涵有气质的美。西湖无论晴也好,阴也罢,浓妆也好,淡妆也罢,都是人间天堂,天之尤物。
关于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以晴天比淡妆,以雨天比浓妆”;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景美、神美联想到西子,又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设喻是并不一定拘泥于晴阴与浓淡的关系。
注释
1、潋滟:亦作“ 潋灎 ”,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2、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
3、西子:指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4、相宜:合适,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