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

县里正在举行轮椅车颁赠仪式,会场上挤满了人,应邀而来的市电视台张记者正在人群中找寻着拍摄的镜头。这时,只见一拄着双拐的男青年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登台领车。这个镜头很好,张记者边自语着边随即抓拍,正当张记者为拍摄到刚才这一好镜头而觉得满意时,冷不丁却听到了旁边人群中传来令他诧意的几声低语议论:“哎,实话告诉你吧,刚才这位拄双拐上台领车的男青年是个替身,这辆轮椅不是给他的而是留给县里一位领导的亲属的,只是让他来替领。”“如今啊,到处讲关系,这捐赠轮椅车也得走后门。”“是啊,到处打假,却事事都有假……真是的,现在的社会风气太差了。”

颁赠仪式结束后,带着一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蹊跷不解的心情,张记者执意要作一番调查,于是他通过打听很快找到了那位领车的拄双拐的男青年,到他家一看,果真见屋里屋外没有轮椅车的影子?“请问你刚才领到的那辆轮椅车呢?”那拄拐的男青年面对张记者的发问却尴尬地站在那里,苦笑着答不出话来,一番追问后,男青年才不得已道出实情,半月前,县残联通知他去参加一个轮椅车颁赠仪式,来人再三交待此次他只是替别人代领,领完车后立即将车上交,这是工作需要,要注意保密,这事做好了下次保证真的送给他一辆轮椅。

“那你知道,这辆轮椅车究竟是送给谁的?”张记者认真地问道,那男青年想了想:“听说是给县里一位王副县长的侄子的。”张记者听完,即刻皱起了双眉,握笔的手捏得更紧,接着开始颤抖起来。成何体统,这歪门邪道竟搞到慈善捐赠上来了,真不像话。于是,强烈的正义感促使张记者连夜赶写了一篇不点名的批评文章《捐赠也搞假,原来是替身》,登在报纸上。第二天文章刊发后,立即引起强烈的反响,该县县委刘书记读罢非常重视,责令立即进行调查落实。后经核实,此次捐赠活动中确有此事,这辆轮椅车是事后由县残联送往该县王副县长的一个堂兄家的。刘书记听罢,感到问题严重亲自主持召开县领导班子会,并在会上不点名进行了批评,刘书记最后再三强调:“不要小看这件事情,它已经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干部的形象,我们天天讲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性,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多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可怎么一遇到具体问题就变卦了呢……”刘书记在最后讲话中再三婉转地暗示,希望王副县长能主动站出来作自我批评并当即退出那辆轮椅车,可是,坐在会场上的王副县长居然纹丝不动,无动于衷,那脸上的表情非常坦然自若,似乎对他未有任何触及,刘书记更加气恼了,怎么点到这里还不明白呢?他当即宣布,立即散会,王副县长一人留下,他要单独找王副县长面对面地认真谈一次。

就在此时,忽见县委办一秘书跑进来对刘书记低语了几句,刘书记忙站起身随他出去,只见楼下门厅旁一位重度瘫痪的老伯坐在一辆崭新的轮椅车上被家人推着,见刘书记下楼,那老伯欠了欠身子并双手递给刘书记一张用大红纸写的感谢信:“刘书记,我是特意来向你表示感谢的,这辆轮椅车本来是捐给王副县长的一位侄子的,王副县长却把这辆车转送给我,真是帮我解了一大难题,王副县长能把我这个瘫痪的老头放在心上,胜过他自己的侄子,这真让我过意不去啊……”

这时一旁的县残联负责人也道出原委,原来,王副县长确有一个侄子是个高位截瘫,近年来,县里先后搞了几次捐赠轮椅车活动都将其列入捐赠对象,最后都让王副县长知道后给划掉了,他说:“全县有那么多的贫困残疾人需要轮椅车,应该先给他们,我这个亲戚今后我可以资助他,就不要再占名额了。”这一次,又遇上搞捐赠,恰逢王副县长出差不在家,于是县残联便想出个计策,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想成全王副县长的好事。于是,经过一番策划后才演出仪式上的那一幕,谁知,这事又偏让一位市电视台记者给曝了光。王副县长知道后,非常生气,想了想,这事也实在没法解释清楚,干脆来个一不做二不休,顺水推舟,将计就计,以假对假,让他侄子也当一回替身。于是县残联头一天将车子送上门,第二天他就安排人又将轮椅车送到他所挂钩扶贫点的渔沟村长年瘫痪在床的林老伯家里,林老伯全家人知道实情后,万分感激,特意前来致谢。

刘书记听到此,这才明白“替身”的全部真相,不禁由怒转喜,这事差一点儿错怪了老王,送走了林老伯后,想到还在里屋等着自己谈话的王副县长,刘书记随即感到有些内疚。嗨,这个“替身”真绕人,真有趣,这个老王啊,也真会办事,好样的。他自语着,边走边挠着头皮,“哈哈哈”地笑出了声……